淺談新課標下的英語課堂教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楊劍鋒
摘 要: 英語在日常生活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適應新課標環境下的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應注重情感投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遊戲或比賽,引導學生快樂學習,並找準學生差距,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如此才能真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中學英語 情感投入 學習興趣 差距意識
社會在不斷進步,英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適應新課標環境下的英語課堂教學要求,我結合多年的教學體會,談談自己的經驗與體會。
一、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投入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情感是聯係知識的中介橋梁,是培養學生知、情、意、信、行的關鍵,是促進學生個人行為的內部因素。成功的教學依賴於真誠的理解和彼此間的信任,依賴於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至關重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夥伴關係。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和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傾聽他們的心聲,建立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讓學生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幫、樂學善學,教師則樂教、愛教、會教。
當今社會形勢下,教育的重點是教育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如何自主解決問題、思考問題。這就要求老師多和學生交流,在關懷、體貼、信任的基礎上,輕鬆愉快地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地學習,寓學於樂。我們可以把課文中對話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可以把某些課文編成故事劇讓學生表演;多一些寬容和關愛給予後進生,對於那些對英語沒有興趣的學生,要善於在日常教學中多觀察、多思考、多鼓勵,讓他們逐漸喜歡英語。
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英語中有這樣句諺語:Good to begin well,better to end well.做什麼事情都是如此,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在講授新課開始時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將興趣轉變為求知的強烈欲望呢?學生每天要上多節課,很容易疲勞,並且感到乏味,如何使我們的教學從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我想,我們必須在課堂的導入方式上下工夫,精心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一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不僅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發展,還要有一個好的結尾。根據不同的情況,下課前可結合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放一遍課文錄音,讓學生小結所學的主要內容。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把握全篇,還要恰到好處地選擇好突破口,帶領學生漸入佳境,以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興趣常常使人樂此不疲,孜孜以求,往往是一個人日後事業成功的橋梁。一個合格的外語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善於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微笑。教學的微笑在教學中起著積極的作用,有利於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微笑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和藹可親,從而敢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微笑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時候,學生就是因為對某個老師的好感才愛上某一門功課的。相反,教師若是在教學中總是板著麵孔,課堂氣氛便顯得緊張,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很遠。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便會產生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此學科失去興趣。可見,師生關係的和諧融洽是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是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