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貿單證的詞句特點及翻譯方法(3 / 3)

譯文:全套海運保險單,空白背書,按發票總值的110%投保協會貨物條款(A),以彙票上的幣種在加拿大辦理賠付。

評析:本句是按照出單、承保、索賠等連貫動作描述的,同時整句話也可視為是按時間進度推進的。因此,翻譯的時候可以采用順譯法,按原文順序進行翻譯。

(2)拆譯法

漢語和英語在語篇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英漢兩種語言對構建句子的要求不同,英語注重句子形式的完整,而漢語句子則注重意境的表達,使用較多的短句。在翻譯單證中的長句時,可適時打破原句結構,按漢語造句規律重新安排,即采用拆譯法,將原句拆分成幾個短句翻譯。如: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shipping company/carrier or their agent stating the B/L No(s) and the vessel(s) name certifying that the carrying vessel(s) is/are:

Holding a vali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as per terms of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Classified as per Institute Classification Clause 01/01/2001 by an appropriate classification society.

譯文:由船公司/承運人或其代理商出具的,注明提單號和船隻名稱的證明。其船隻名稱應能夠證明該船隻:

A) 依照《國際安全管理規則》之規定持有有效的安全管理體係認證證書。

B) 能由相應的船級社根據2001年1月1日頒布的《協會船籍條款》進行分級。

評析:該長句如直接翻譯成 “由船公司或其代理商出具的、注明提單號及可證明如下情況船名的證明文件。”這樣的翻譯生澀難懂,讀者難免混淆。由於本句的句末仍有附加說明的兩個條件,因此該長句宜拆分成兩個短句翻譯,這樣既保持了句子的結構平衡,又便於讀者理解。

(3)重組法

在進行外貿單證主體內容的翻譯時,經常遇到一些由結構複雜的短語和句子組合而成的條款,由於中西方在思維方式、商務習俗、貿易法規等方麵的差異,在翻譯這些內容時如果逐字翻譯或無法厘清句子結構就會導致譯文與原意有較大出入,從而產生不必要的商業糾紛。為了使譯文更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在理解英語原文的基礎上可打破原文的句群、段落語言框架,對句子進行重新組合,並結合漢語商務文化和語言特點翻譯。如: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late delivery or non-delivery of the goods owing to generally recognized force majeure causes.

譯文:由一般公認的不可抗力所造成的延遲交貨或無法交貨,賣方不負責任。

評析:此句把原文的被動語態the seller shall not be held按原句的語序翻譯成了主動語態,在不改變原文主語的前提下,將被動變成主動,並且對語序進行重組,使譯文符合單證文體的漢譯習慣。

通過以上例句及分析不難看出,外貿單證英語作為商務英語文體形式之一,在實踐中形成有別於其他文體的詞句特征,而對其中的重點詞彙與難點句型的理解、翻譯更直接地決定信息輸出的正確與否,是外貿工作中能否做到安全、及時收貨和結彙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具體的單證教學實踐中,應讓學生了解外貿單證的詞句特點,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學會針對不同的情況,運用合適的翻譯方法,準確恰當地表達單證各項目和條款所承載的信息。

參考文獻:

[1]胡安娜.信用證英語詞彙特點及其翻譯[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243.

[2]蘇紅.商務英語翻譯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8,第1版.

[3]謝金領.世紀商務英語翻譯教程[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2,第3版.

[4]楊梅.信用證英語長句翻譯方法探析[J].科教導刊,2012,(1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