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玄關
“玄關”在古漢語中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佛教入道的法門。佛經有雲“玄關大啟,正眼流通”。比如白居易晚年好禪,曾在《宿竹館》一詩中說“無勞別修道,即此是玄關”,這裏的“玄關”,指佛教的法門。另外,“玄關”亦有住宅正門的含意,岑參詩《丘中春臥寄王子》“田中開白室,林下閉玄關”中的“玄關”就指的是住宅正門。
日語中的“玄関”,沿用了古漢語的含意,除了保留佛教法門的含意外,主要指大門、正門。比如日本港口城市橫濱被稱為“日本海上的玄關”,而日本最大的機場——成田機場則被稱為“日本空中的玄關”。另外,日語中的“玄関”也在曆史發展中引申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含意,比如江戶時代,日本人用“玄関”指代被允許建造玄關的江戶町名主。
五、檀那(旦那)
“檀那”(亦稱旦那),是佛教用語,梵語音譯,原意為布施,引申出施主的含意。日語中亦有“檀那(だんな)”一詞,主要指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另外,稱呼“家人對主人”、“妻子對丈夫”、“商人對客人”時,都會用到“檀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語對漢語的“檀那”一詞進行了含意的擴展,這種擴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發話者的地位要比受話者低。地位高的人,對於發話者來說,有一種“施恩”的含意。所以,用表示“施主”的“檀那”來稱呼對方,也許更能表現出對對方的敬意。這種詞彙的擴展,可以說與日本人“恩”的文化及嚴格的等級社會觀念密切相關。
六、雪隱
“雪隱”一詞亦是佛教用語,主要指寺院中的廁所。相傳雪竇山的明覺禪師曾在杭州靈隱寺打掃廁所而悟道,故佛教用“雪隱”一詞稱呼寺院的廁所。
日語中的“雪隱”亦指佛教中“廁所”的含意,但是在現代日語中,“雪隱”主要指茶庭內所設的廁所。日本的茶室內外庭各設一個“雪隱”,其中內茶庭的廁所叫“飾廁”,隻供參觀不供使用。日本京都表千家茶道“不審庵”的廁所“砂雪隱”,還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寶,廁所被列為國寶,這可以說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通過上述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日語中的漢字詞彙,受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的影響較深。其實在曆史上,日本曾派遣大量遣隋使、遣唐使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而中國亦有德高望重的學者去日本講學,在兩國眾多文化交流使者中,日本的阿倍仲麻呂和我國唐朝的鑒真法師尤為著名,兩人被日本人稱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雙壁”,在中日兩國都有極高的評價。古代中國先進文化傳到了日本,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天,千年過後,時過境遷,當年的學生成了亞洲強國,在經濟文化的發展道路上處於領跑地位,而我們在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道路上探索尋求,奮起直追。今天我們的改革開放,應該像當年的學生一樣,謙虛地學習世界一切的先進文明。同時,更應該發揚我們五千年悠久的曆史文明,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信,使古老的中華文明與現代文明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大河內康憲.日本語と中國語の同形語(1).神戶大學:日本語與中國語對照研究會編,1986.
[2]石田敏子.日本語教授法.大修館書店,1998.
[3]呂叔湘.現代漢語800詞.商務印書館,2001.
[4]李進守.中日兩國同形詞的對比研究.日語學習與研究,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