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淺談(2 / 2)

數學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把這些知識轉化成為自身能力的載體,以往我們的做法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數學作業布置要體現出針對性,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作業要能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針對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師要精選設計作業題,作業數量有彈性,不搞一刀切,給學自主選擇協調發展的空間,讓學困生鞏固基礎知識,中等生強化基本技能,學優生優化知識結構。如我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常常會分為基礎題和選做題,基礎題是學生必做的題,如一些計算題和基本應用題,題量不會太多,但要每個易錯點都要涉及。而選做題是為那些學習能力較強,做完基礎題仍意猶未盡的學生準備的。這樣既能照顧不同學習程度的同學,又讓那些程度較好的學生享受一下挑戰。布置作業的目的是把數學與現實生活實際聯係起來,讓學生在數學原理與實際操作中學數學,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係,使每一個學生都喜歡學習數學,喜歡做數學作業,在數學作業這個樂園中全麵發展,從而真正提高綜合素質。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健康快速地發展。

(二)數學作業布置時要設計一些實踐性的作業。

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應用數學,所以我在布置數學作業時常常布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如在學生學習了《人民幣的簡單計算》後,布置的作業是幫媽媽買一次東西,並把這次買東西的過程編成一道解決問題。這樣既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所學的知識,又能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能力。

(三)在作業批改過程中給學生留一點空間。

以前我總是全批全改,但是時間一長我發現了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懶得認真讀題,因為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會幫他找出錯誤,並幫他改正錯誤。所以我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會給學生留一點空間:每個人都是小老師,小老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批改作業,還要幫他們圈出出錯的原因。這種互相批改作業的方法既完成了批改作業的任務,又讓學生找到了出錯的根源,不但讓同學改正了錯誤,而且為讓自己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打好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宇.淺析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3(43).

[2]朱延春.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生活化有效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