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針對解決數列問題案例表現,開展評析式教學
案例是數學學科的核心和精華,是數學知識內容要義的有效承載體。學生解析問題的過程,實際就是“學以致用”的過程,是將所學知識內容運用於、踐行於問題案例的實踐過程。教師應抓住學生解析問題案例這一有利時機,針對學生解析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師生共同參與評價辨析活動,讓學生在思考、辨析、表達的評析活動中,掌握解決問題的科學途徑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如在“有一個盛有20%的鹽水2kg的容器中,現在從中倒出1kg鹽水,然後加入1kg水,以後每次都倒出1kg鹽水,然後再加入1kg的水。經6次倒出後,一共倒出多少kg鹽?此時加1kg水後容器內鹽水的鹽的質量分數為多少?”的案例解答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解析問題過程情況,利用評析式教學手段,將學生引入評析活動中,向學生提出開展評析問題活動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評析活動認為:“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忽視了溶液與溶質之間的關係。”此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解題過程,評價問題解答過程,學生通過對比分析、小組討論,認為該問題解答思路應該是:“經6次倒出後,一共倒出多少鹽,相當於求該數列的前6項和S;經6次倒出後,再加1kg水後容器內鹽的質量a,鹽的質量分數a/2。”最後,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評析過程,總結歸納解題策略。
四、針對學習數列知識整體過程,開展評析式教學
評析式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借助於評價、辨析手段,對學習對象的學習活動過程和學習表現進行實時、全麵、準確的評判,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能、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教師在數列章節每一節課或階段性複習課教學活動鞏固評判環節,就需要運用評析式教學手段,對學習對象全體人員新知學習情況、案例解答情況、學習活動表現、知識應用情況等多方麵進行及時評點和指導。既肯定所取得的學習成績,又要指出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並向學生提出改進要求和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形成更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更科學的學習習慣。
總之,評析式教學作為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應將學生融入其中。教師應將評析式教學融入教學活動全過程,通過階段性、針對性、實時性教學評判活動,提升學習對象的學習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