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改變語文學習(2 / 2)

誦讀課文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色,美文誦讀不僅能訓練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增強作品的感染力。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或教師範讀,或名家錄音範讀的方式,讓學生範讀,這樣促使學生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視聽模仿名家誦讀,反複訓練後在課堂上表演。通過朗誦不僅能讓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深入了解文本內涵,還能獲得藝術熏陶,提升自己的審美品位。

專題研究是中學生常見的一種語文學習方式。每個專題由若幹學生組成研究,小組成員可以在真實空間裏聚到一塊交流,也可以借助網絡在聊天室裏展開即時討論,形成結論後,每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成員的研究成果,要求結合課件演示、圖片展示等,使作品從單純的文字擴展為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的綜合運用。比如魯迅的《狂人日記》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開山之作,一問世就震驚了世人。無論是作品“表現的深切”,還是“格式的特別”,無論是“冷雋的句子”,還是“挺峭的文調”,都表現出與傳統小說截然不同的麵貌。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從社會政治學角度解讀,認為《狂人日記》揭示了封建禮教和家族製度是“吃人”的罪魁禍首,全麵否定了封建禮教;揭示了中國人處在家族製度社會中卑劣的生存狀態。其實這部作品還可以有其他解讀,可以讓學生課後上網查資料,研究學習,試著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的主題思想,比如從細節解讀,“狂人能夠透視社會的‘吃人’本質,這是希望。狂人深刻清醒的認識卻被正常人看做是瘋言瘋語,這是絕望。狂人身上承載著魯迅的希望與絕望,狂人的掙紮正是魯迅的掙紮。盡管處於絕望之中,魯迅仍然堅持慘烈的抗爭。狂人的思想折射了魯迅思想的偉大”。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和綜合歸納能力。這些作業的完成都離不開網絡。語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真真切切地學,高高興興地做。

三、通過網絡改變語文學習習慣

傳統語文課堂,往往是一位教師麵對幾十位學生,不但數量是固定的,師生關係也是絕對的。網絡,可以讓學生麵對多數量、多元化的教師。傳統語文課堂,多是老師講學生聽,網絡,可以讓學生在與別人的交流中盡情發表看法,充當“教師”角色。網上交流,改變了學生被動聽講的學習習慣,使過去的被動學習逐漸向主動學習轉變。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網絡學習打破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限製,大大增加了獲取新知識、形成良好語文素質的機會,開闊了學生視野。

網絡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書本走向生活。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網上語文學習資源,自主合作,拓展語文學習空間,改變語文學習習慣,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有效性。

網絡改變著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讀寫結合相得益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2(3).

[2]情意表達:寫作教學的原點.語文建設,2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