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測試使用論證的TEM—8翻譯與寫作效度研究
考試研究
作者:鄭靜靜 葛瑩輝
摘 要: 本文在測試使用論證的框架下,從譯文的語言適切性對翻譯評價的影響、寫作新評分標準與效度研究及寫作測試公正性與效度研究三個方麵探討了TEM-8翻譯與寫作項目的效度問題,對改善測試效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測試使用論證 TEM-8翻譯與寫作 效度
1.引言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在語言測試研究中,一般指一項測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評估出測試設計者欲評測的內容。效度研究一直是語言測試研究中的核心議題,許多學者都進行了諸多探索,時至今日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研究框架,即由Bachman教授提出的“評估使用論證(Assessment Use Argument,AUA)理論”,把評估行為和基於評估結果做出的決定聯係起來(Bachman 2005,2010)。它包括六大要素(elements)和四大類主張(claims),六大要素即為效度論證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觀點(claim)、數據(data)、根據(warrant)、證據(backing)、反證(rebuttal)及反證證據(rebuttal backing)。本文在評估使用論證的框架下探討TEM-8中翻譯與寫作項目的效度問題。
2.TEM-8翻譯與寫作簡介
翻譯與寫作測試包括英譯漢、漢譯英及話題寫作三部分,占整個試卷40%的比重,是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中分量最重的兩項主觀性測試項目。其對整個測試的效度影響不容忽視,對這兩部分效度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改善試卷整體效度,更好地實現檢查大綱所規定的八級水平所要達到的綜合語言技能功能的要求。
英譯漢項目由一段300詞左右的短文組成,其中有一段150詞左右的段落用底線劃出,要求根據上下文將此段譯成漢語,要求應試者運用英譯漢的理論與技巧,翻譯英、美報紙雜誌上的有關政治、經濟、曆史、文化等方麵的論述及文學原著的節錄。速度為每小時約250詞,譯文要求忠實原意,語言流暢。漢譯英項目由一段300詞左右的漢語短文組成,其中有一段150詞左右的段落用底線劃出,要求根據上下文將此段譯成英語,要求應試者運用漢譯英的理論與技巧,翻譯我國報紙雜誌上的論述文和國情介紹,以及一般文學作品的節錄。速度為每小時約250漢字,譯文必須忠實原意,語言通順。寫作部分要求學生根據所給題目及要求撰寫一篇300詞左右的說明文或議論文,該作文必須語言通順,用詞得體,結構合理,文體恰當,具有說服力。
從本質上講,翻譯也是一種寫作題型,或曰條件作文。與話題寫作相比,不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它們與寫作的區別在於翻譯的限製性更強而已。本研究中將翻譯與寫作視為一體探討其效度。
3.TEM-8翻譯與寫作效度研究
(1)譯文的語言適切性對翻譯評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