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卻是最先到達峰頂的。隊長一行三人卻杳無音信,大本營出動搜救隊尋找,終於找到了被冰雪掩蓋的三個人,其中兩人奄奄一息,另一個已經失去了生命跡象。
明明退後幾步就可以重新出發,卻偏要一味向前,走進死胡同。
《士兵突擊》裏許三多有一句經典的台詞廣為流傳:不拋棄、不放棄。不放棄固然是好的,人在追尋成功的路上是該有一股子鍥而不舍的精神,但若放在實際行動中來看,一味執行不放棄的原則,就有可能成為迂腐的固執。
成功不隻需要持久的毅力,更要有靈活的頭腦調動足夠的智慧。
放棄,並不是讓你放棄目標、夢想、希望、放棄對成功的追求;放棄,有時候是讓我們勇敢地放棄障礙。
前方的路明明不好走,為什麼不換個方向?不是隻有向前才能到達前方,拐一個彎,換一種方式,換一個時機,同樣會使你到達前方。
放棄,在某些絕望的時刻,是送給自己新的生機。
放棄眼前的利益,就有可能獲得更長遠的利益。
放棄一次接近夢想的機會,就有可能實現更大的夢想。
放棄一份得不到的感情,就有可能會遇見更好的人。
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去找工作,他同時獲得了兩個工作機會:一是做一家知名公司的小職員,工作輕鬆又應手,但由於工作性質的限製,他以後沒有提升的空間,但收入穩定;另一個機會是做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的小職員,但工作內容對他來說稍有挑戰,需要花費時間與心力去適應去提高,對他的工作能力是極大的挑戰。
大家都認為,當然是去大公司更好,不僅待遇穩定,就連公司的名字說出去也是響當當,有麵子。人人都覺得他運氣好,初入社會就有這樣的好機會。
但,讓眾人意外的是,他選擇了那間沒有名氣甚至前途不明的小公司,拿低於大公司一倍的薪水,做一份比較吃力的工作。眾人私下笑他腦子進水,而他的同學則因他的退出得到了那份令人垂涎的好工作。
一年後,同學聚會,在大公司工作的同學衣著光鮮,四處分發名片,很有都市白領的派頭;他雖然新近漲了工資,但薪酬仍遠不及自己的那位同學,據說他所在的公司也在鬧經濟危機,眾人仍為他可惜,說他放棄了最好的果子。
兩年後,他所在的公司倒閉,他換了新的工作,雖然待遇和職位都比原來的公司要好,但與那位進了大公司的同學相比,薪資仍有大段距離。
可是,讓所有人沒意料到的是,在四年之後,他被獵頭公司相中,得以跳槽進入最初他拒絕的那家知名公司。此時他再進入這家公司的身份,卻絕對不是一個平凡的小職員,他被委以重任,直接做了業務主管,薪水與四年前就進入這家公司的同學相比,可不是一倍兩倍的差距。
同樣的時間,不同的選擇。他似乎走了比別人更多的彎路,可正是那段彎路,將他送到了更高的地方。
此時,大家方才了解他的選擇,放棄最初的機會,是為了走得更遠。
有時候,直線的距離雖然簡短又便捷,但對於需要涉獵經驗的社會新人來說,未必是好的選擇;而走曲線,每一步都是學習的過程,是經驗與資曆的累計。對於從零起步的職場新人,從較低的起點開始,並不是壞事情。
因此,無須感歎自己命運不濟,無須抱怨不被機會垂青,更無須失意於伯樂的不出現。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工作埋沒了你的才華,此際的人生充滿了挫敗感,根本不要太在意。因為,你正行進在一次沉澱與蓄積的過程裏。
放棄,有時是向上的力量,是以退為進的智謀。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得通。有些人,始終接受不了失敗的現實,一味向前,哪怕已經撞得頭破血流,還是要向前。
可是,人生有時候並不隻是薄薄的一堵牆,不是用恒心與力氣就能撞出一片天來。
有時候,我們必須用“放棄的學問”來幫我們。放棄在錯誤方向上的執著,放棄根深蒂固的直線思維,甚至放棄觸手可及的成功。
你應該更清醒地了解,不是擺在你麵前的任何機會都是最好的。機會在萬事準備妥當的人麵前,可能會更容易帶來成功;但當你準備不夠完善、欠缺條件之時,機會反而會變成最大的阻礙。如果當你尚未準備好的時候,錯過了或者耽誤了某個機會,千萬別唉聲歎氣,不如甘心情願地承認自己的不足,接受讓人心疼的錯過。
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坦然接受自己的過錯,大膽放棄那場已成定局的比賽。請把執著默默放在心底,嚐試著,向後退一步,也許,你會走到更遠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