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嫉妒是一種恨,這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難感到快樂。”我們每個人都麵對過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有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麵對別人的優秀呢?不是嫉妒,而是讚美。要用寬大的胸襟真誠的接受別人的優秀,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斷的改進和進步。
19世紀初,肖邦從波蘭流亡到巴黎。當時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已蜚聲樂壇,而肖邦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對肖邦的才華卻深為讚賞,怎樣才能使肖邦在觀眾麵前贏得聲譽呢?李斯特想了個妙法:那時候在鋼琴演奏時,往往要把劇場的燈熄滅,燈一滅,一片黑暗,以便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坐在鋼琴麵前,當燈一滅,他就悄悄地讓肖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觀眾被美妙的鋼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畢,燈亮了,人們既為出現了這位鋼琴演奏的新星而高興,又對李斯特推薦新秀的行為深表欽佩。
想想如果李斯特嫉妒肖邦的才華,他就會成為曆史上的醜角,而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內心真誠地欣賞肖邦,讚美肖邦,讓他的音樂被人認同的同時,人格也受到了尊重,成為一代大師。
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句得體的稱讚能讓自己陶醉兩個月。”的確如此,當我們獲得別人的誇獎之後,不是也反複回味,心情興奮嗎?其實,每個人都期望得到肯定,當他人肯定自己時,總會覺得自己的存在充滿了價值,那麼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別人也需要你的讚美。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愛麗絲?懷特太太雇了一個女傭,下個星期一,女傭就要正式上班了。於是,愛麗絲太太利用這段空餘時間給她的前任雇主打了個電話:“您好,我是洛莉的現任雇主,我想了解一下她以前在您這裏的情況。”讓愛麗絲太太大吃一驚的是,它聽到的評語竟然抱怨遠遠多於讚賞。
星期一很快就到了。愛麗絲太太親切地對洛莉說:“洛莉,前幾天我給你的前任雇主打了個電話,她對你地評價也很好。她說你為人可靠,對孩子非常細心,而且有一手好廚藝,但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不太會收拾屋子。我覺得她的話並不完全可信,因為從你的穿著來看。你應該是個整潔的人,所以我認為,你一定會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而且大家應該能夠和睦相處。”
最後的事實證明,她們的確相處得很好,洛莉就像愛麗絲太太說的那樣,每天勤奮地工作,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有時甚至加班完成剩下的工作。
想想如果愛麗絲也像洛莉的上一任雇主那樣,情況會怎麼樣呢?也許帶來的就是更多的矛盾。因為洛莉會產生厭惡情緒,覺得自己得到了羞辱,所以也就根本不可能努力的工作。這就是愛麗絲非常聰明的地方——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可以采取這種方法。肯定對方的能力,並給予高度的評價,然後提出自己的要求,那麼任何人都會樂於將自己的優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主要是因為,當他們明白你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時,不知不覺就會對你產生信任感。
讚美是一種學問,不但需要具備洞察力和創造性,而且必須用合適的方式加以表達,總之,其中蘊藏的奧妙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當麵讚美他人時必須牢記:態度真誠,否則容易讓人覺得言不由衷,反而造成不好的印象。麵對真心誠意的讚美,很少有人能做到無動於衷。
不過,稱讚有別於阿諛奉承,缺乏誠意的稱讚雖然悅耳,但無法觸動人的內心,因為華麗的詞句通常都是多餘的。另外,在第三者麵前讚美他人也是非常有效的。因為,當你直接讚美他人時,如果態度稍微有一點偏差,對方極有可能將它當成套話,如果是通過第三者傳達的,對方一定會覺得這種讚美出自真心。
讚美不但能讓他人高興起來,同時,也能讓自己獲得無數的友誼,因此,我們在生活中,你一定要培養自己讚美別人的習慣,它可以讓你到處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