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並非總是對的(3 / 3)

也許我們從小就習慣生活在權威的影響之下,以至於我們平時很少質疑權威,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即使是被列入課本中的權威也在不斷受到挑戰。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沒有百分之百是完全是正確的,我們要不斷對自己所學到的、所看到的知識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不斷去認識、發掘新的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成長。

其實一個人,或者是一個社會的成長,什麼時候都是去推翻舊的東西,然後建立新的東西,誰就敢說自己說的東西就一定正確,世界上的信息、知識和科技都以一種日新月異的速度進行更新,如果我們的理念不能走在別人的前麵,自己就注定落後。

權威不是都是正確的,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敢於質疑別人的觀點,提出自己認為重要的論點。就好像一個孩子要真正成長,就必須獨立於父母之外的思想,否則就隻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擁有出色貢獻的科學家,都是不斷推翻了前人的成果,成就自己的科學;工作生活中,墨守成規的人缺乏活力,他的生活隻是不斷重複再重複,在現今社會,沒有突破就必然會被淘汰。

敢於挑戰權威是一種思想,一種行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能力。別人有他的想法,我有自己的想法,世界上沒有對錯之分。隻有當一個人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一個社會交織著不同的想法,他才會進步。

權威是一個標誌,是一個目標,我們要敢於挑戰權威、勇於挑戰權威、善於挑戰權威。要養成挑戰權威的習慣,因為這種勇氣不是一時就有的,而是要不斷培養的。在不停地疑問和懷疑中,要用理智的頭腦分析它們,最終,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智慧和更為寶貴的一種勇氣。換位思考,理解則會大大加深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努力地工作著,但是卻總也不成功,其原因,就是不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也就是說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跑直線,就像平常有一句話那樣,順著一條道跑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甚至是撞到了南牆都不回頭。換位思考,有很多時候往往能夠帶來新鮮的感覺,帶來另一種分析結果,甚至改變自己的思維和判斷,讓自己感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曾經有一位老師在黑板上點了一個黑點,問同學們看到了什麼,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同學都會回答是一個黑點,老師回答同學們說:“我們怎麼就隻盯著這個黑點,看不到這麼大的一塊黑板啊?黑板上的黑點小得微不足道,但如果隻盯住它,你們看問題就會是以點代麵,以偏概全,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影響對事物的正確判斷。”

老師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我們隻盯著一件事情不放,那麼我們必將錯過身邊其他的風景。這樣也許會取得成功,但成功的道路太曲折。如果我們能換位思考,換個角度來想想成功的道路,也許會找到更快到達目的地的方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卻背靠著背。

秀才覺得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