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山河崩裂(8)(3 / 3)

[49]《申報》,1948年12月22日。

[50]《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增補本),浦江清著,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出版。1949年1月29日條。

[51]《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增補本),浦江清著,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出版。1948年12月27日條。

[53]《申報》,1948年12月19日。

[54]《李宗仁回憶錄》,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

[55]《蔣總統傳》,董顯光著,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年出版。

[56]《大公報》1946年7月17日第二版,標題為《胡適明日由京返滬:附誌其致毛澤東之一電》,文前有編者按:“胡適博士去年八月在紐約曾有一電致毛澤東,特附誌於次,以見其對國事之主張。”

[57]魯迅《燈下漫筆》,載《魯迅雜文全集·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58]《關於重慶談判》,載《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9]陶詩原意大略為:“種桑長江邊”,寓意東晉偏安江南。據傅斯年門生逯欽立釋,西晉初,人們率以桑為晉之祥瑞。傅鹹《桑樹賦序》雲:“世祖(司馬炎)為中壘將,於直廬種桑一株。迄今三十餘年,其茂盛不衰。”又賦雲:“惟皇晉之基命,爰於斯而發祥。”詩本此義而申言東晉。“三年望當采”,喻劉裕立晉恭帝既已三年,似可做出成績。黃文煥曰:“劉裕以戊午年十二月,立琅琊王德文,是為恭帝。庚申二年而裕逼禪矣。帝之年號雖止二年,而初立則在戊午,是已三年也。望當采者,既經三年,或可以自修內治,奏成績也。長江邊豈種桑之地,為裕所立,而無以防裕,勢終受製。”“柯葉”以下六句,和傅曰:“柯葉枝條,蓋指司馬休之之事。休之拒守荊州,而道賜發宣城,楚之據長社。迨劉裕克江陵,奔亡相繼,而晉祚始斬,故以春蠶無食,寒衣無待況之。其必作於元熙以後無疑也。”

[60]台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存傅斯年檔案。

[61]《“九一八”一年了!》,載《傅斯年全集》,第四卷,歐陽哲生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65]《顧頡剛日記》,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

[66]這天宣布的戰犯名單如下:

蔣介石 李宗仁 陳誠 白崇禧 何應欽

顧祝同 陳果夫 陳立夫 孔祥熙 宋子文

張群 翁文灝 孫科 吳鐵城 王雲五

戴傳賢 吳鼎昌 熊式輝 張厲生 朱家驊

王世傑 顧維鈞 宋美齡 吳國楨 劉峙

程潛 薛嶽 衛立煌 餘漢謀 胡宗南

傅作義 閻錫山 周至柔 王叔銘 杜聿明

湯恩伯 孫立人 馬鴻逵 馬步芳 陶希聖

曾琦 張君勱等。

[68]《致李宗仁書》,載《傅斯年全集》,第七卷,歐陽哲生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69]《胡適往來書信選》(下),中華書局1980年出版。

[71][72][《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51、1485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73][74][76][77][《總統蔣公大事長編》,秦孝儀總編纂,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1978年出版。

(第二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