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赫爾利從重慶返華盛頓述職,得知《雅爾塔協定》內容,認為這一做法極不道德,並對中國極不公平,遂致書羅斯福令其設法改正。羅斯福說明因急於結束二次大戰而受另外二巨頭特別是斯大林脅迫才做的決定,頗有悔意,授權赫爾利赴莫斯科和倫敦與斯大林、丘吉爾再做協商和挽救,盡量維護中國主權和蔣介石的領袖麵子。想不到4月12日,羅斯福於下午3時(北京時間13日晨6時)因突發腦出血去世,副總統杜魯門於羅斯福去世兩小時後,在白宮宣誓就總統職,一個新的政治時代就此開始,向來自以為是且牛氣哄哄、聰明中伴著糊塗的赫爾利,對這一密約的斡旋亦不了了之。
赫爾利斡旋未果,心中頗有點窩火,返回重慶後以私人身份向蔣介石做了通報,但不允許蔣質詢英、蘇二國。蔣介石聞聽自是萬分震怒,但迫於當時世界局勢與三巨頭的政治壓力,隻好啞巴吃黃連,有苦不能言,或不敢言,獨自悶在家中嗚嗚呀呀,除了摔幾個杯子,踹翻幾張桌子,繼而對圍上來勸阻的唐縱、張道藩等臣僚,罵幾句“娘希匹!”之類的惡語以表憤慨,別無一點辦法。
5月31日,隨著日本敗局已定,美國方麵才正式通知中國《雅爾塔協定》內容。蔣介石雖氣惱至極,但又隻能采取打掉牙和血吞的方式方法暫時容忍。6月2日,蔣介石接見蘇聯駐華大使彼得羅夫,對方轉告斯大林要求宋子文於7月1日以前到莫斯科談判締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但應以《雅爾塔協定》為先決條件。6月27日,蔣介石派新任不久的行政院院長宋子文與蔣經國等一幹人馬赴莫斯科進行談判。宋子文與隨後赴蘇談判的王世傑等人,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最終以承認《雅爾塔協定》的既定事實,同意讓外蒙古獨立及讓蘇聯在旅順建立海軍基地的讓步,換取蘇聯政府對國民政府的支持。7月11日,斯大林向宋子文表示:“蘇軍當於日本投降後三個星期內開始自中國東北三省撤退,並於三個月內完成撤退工作。”[18]8月9日,蘇聯軍隊進入中國東北對日軍展開攻擊。蘇軍的參戰在加快了日軍迅速、全麵崩潰的同時,也給苦難的中華民族埋下了椎心泣血的痛苦與禍患。
就在宋子文赴蘇談判之前,關於雅爾塔秘密協定的內容已走漏風聲並引起中國社會各階層的街談巷議。據時在昆明的左派文人宋雲彬日記載:“早些時此間流傳一種謠言,謂在克裏米亞會議中,蘇聯與美國訂有秘密協定,將朝鮮劃入蘇聯勢力範圍,並謂蘇聯要求滿洲及台灣之統治權。此消息據雲由某地盟軍總部傳出。此間各大學牆壁上皆貼有此項新聞(係用打字機打出者),一部分頭腦不清醒之學生,頗為所惑。四日前有兩聯大學生來,以此事相詢,餘告以此乃法西斯餘孽所造之謠言,其目的在挑撥離間。”[19]類似傳聞不但已到宋雲彬耳中,在重慶和成都等幾個戰時政治文化中心區同樣風傳一時,對此深表義憤與抵製的潛流已經在知識階層和高校學生中間湧動。當宋子文赴蘇談判並與蘇方達成協議之後,傳聞更烈,即是在成都燕京大學任教、雙目已經失明的陳寅恪亦聞此訊,並於病榻上賦詩兩首,以抒胸中鬱悶、悲憤之情。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