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血性男兒(4)(3 / 3)

陳夢家在西南聯大主要講授“中國文字學”與“《尚書》通論”等課程。據同在聯大文學院任教的錢穆回憶:“有同事陳夢家,先以新文學名。餘在北平燕大兼課,夢家亦來選課,遂好上古先秦史,又治龜甲文。其夫人乃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獨賞夢家長衫落拓有中國文學家氣味,遂賦歸與。及是夫婦同來聯大。其夫人長英國文學,勤讀而多病。聯大圖書館所藏英文文學各書,幾乎無不披覽。師生群推之。夢家在流亡中第一任務,所至必先覓屋安家。諸教授群慕與其夫婦遊,而彼夫婦亦特喜與餘遊。”[36]錢穆這段回憶,接下來主要敘述陳夢家在蒙自熱情促成其撰寫後來影響巨大的《國史大綱》一事,並對書成後沒有提及陳夢家之貢獻表示歉意。“餘之有意撰寫《國史大綱》一書,實自夢家此兩夕話促成之。而在餘之《國史大綱》引論中,乃竟未提及。及今聞夢家已作古人,握筆追思,豈勝悵惘。”[37]

陳夢家除了以詩成名,鑽研烏龜殼上古文字被時人所重,娶了貌若天仙的燕大校花趙蘿蕤弄得群教授坐立不安,爭相與之遊外,其“覓屋安家”的能耐,也頗受同行特別是一些歲數較大的儒生們所推崇。其中,聞一多一家的安置就得益於陳夢家這一特殊的本領。

1938年6月22日,聞一多給他在家鄉的夫人高孝貞寫信說:“上星期未得你的信,等到今天已經星期三了,還不見信來,不知是什麼道理。究竟如何決定,來或不來,我好準備房子。陳夢家住的房很寬綽,他願分一半給我,但有一條件,他的嫂嫂現住香港,也有來意,如果來,就得讓給他嫂嫂住了。所以萬一他嫂嫂要來,我就得另找房子,這不是一件容易事,我須在來接你以前,把房子定好,一切都安排好,事情很多,我如何忙得過來,所以你非早點讓我知道不可。”[38]

當時高孝貞帶著孩子與女傭趙媽,正住在武昌磨石街新25號一幢二層小樓裏,這是聞一多與兄弟們合資買下的房子。想不到信發五天之後,聞一多就得到了確切消息,因柳州航空學校要遷往蒙自,且要占用聯大文法學院校舍,軍事當局令師生們回遷昆明。聞一多匆忙再給妻子寫信解釋:“現在非住昆明不可了。但昆明找房甚難,並且非我自己去不可。現在學校已決定七月二十三日結束功課。我候功課結束,即刻到昆明,至少一星期才能把房子找定。所以你非等七月底來不可。”又說:“前後共寄六百元,除前函囑你給一百元與駟弟或父親之外,其餘五百元想在動身前還要用去一些。但事先總有一預算,請把這預算告訴我。能節省的就節省。昆明房租甚貴,置家具又要一筆大款。我手上現無存款,故頗著急。自然我日夜在盼望你來,我也願你們來,與你一同吃苦,但手中若略有積蓄,能不吃苦豈不更好?快一個月了,沒有吃茶,隻吃白開水,今天到夢家那裏去,承他把吃得不要的茶葉送給我,回來在飯後泡了一碗,總算開了葷。本來應該戒煙,但因煙不如茶好戒,所以先從茶戒起,你將來來了,如果要我戒煙,我想,為你的緣故,煙也未嚐不能戒。”信中閃爍著真情的家常話,除透出雲南覓房租屋的困難和聞、陳師生的情誼,也預示著聞一多窮苦愁困生活自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