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血性男兒(2)(3 / 3)

饒孟侃不僅是新月派的重要詩人,而且是新月派的重要理論家,更是新月派的活動家。他幾乎參與了新月派從形成到消失的全過程。聞一多早期的格律論及一些詩篇,差不多都是與饒孟侃相互啟發、共同探討形成的。隻是這樣一位詩人卻在為生計奔波,托聞氏這位朋友欲進青大謀一教職以養家糊口,想不到又遭逢此等際遇,可謂屋漏更逢連夜雨,倒黴透頂,徒歎奈何!

事實上,聞一多自來到青島大學出任文學院院長後,羅致了不少人才,如方令孺、遊國恩、丁山、薑叔明、張煦、譚戒甫等,當然還有後來的沈從文。這些人雖不是新月派成員,彼此卻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青島風景秀美,可惜地方過於狹小,缺少文人們最看重的文化氛圍,即21世紀之後政客們經常在主席台上妄言幾句的“人文環境”。因缺少厚重的文化積澱,整座城市總是感覺空蕩和缺少一種很難用言辭概括的韻味,教授們在遊逛過幾次山水之後,再無處可去,教課之餘便開始飲食征逐,把酒臨風,以消除寂寞。據梁實秋說,當時的楊振聲、趙太侔、陳季超、劉康甫、鄧仲存、方令儒,加上聞一多與梁實秋本人,號稱“酒中八仙”。這八位大仙經常聚集喝酒,可謂三日一小飲,五日一大飲,30斤一壇的花雕酒搬到席前,罄之而後已。每日薄暮入席,深夜始散,自譽:“酒壓膠濟一帶,拳打南北二京。”有一次胡適路過青島,被邀入席,看到“八仙”們劃拳豪飲,嚇得麵如土灰,急忙把夫人江冬秀專門為其打造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戴上,要求免戰。

如此整日喝酒撈肉地折騰,自然令學生有所耳聞並為之不滿,有些青年教師甚或同一戰壕裏的戰友亦有看法,與徐誌摩關係最為密切的沈從文,作為新月派的一員,創作了短篇小說《八駿圖》。作品以青島大學若幹同事為生活原型,塑造了八位教授不同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八駿”中有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哲學家、史學家、六朝文學專家等。這些“駿”們外表上“老誠”“莊嚴”,滿口的“道德名分”,卻與他們不能忘懷的世俗情欲相衝突。作品通過不同情節,揭示了“八駿”的道德觀的虛偽性,頗具諷刺意味。小說甫一發表,就引起圈內幾位人士的不快,聞一多看罷更是勃然大怒,對沈頗為光火。小說中有這樣的一段描寫:“教授甲把達士先生請到他房裏去喝茶談天,房中布置在達士先生腦中留下那麼一些印象:房中小桌上放了張全家福的照片,六個胖孩子圍繞著夫婦兩人。太太似乎很肥胖。白麻布蚊帳裏有個白布枕頭,上麵繡著一點藍花。枕旁放了一個舊式扣花抱兜。一部《疑雨集》,一部《五百家香豔詩》。大白麻布蚊帳裏掛一幅半裸體的香煙廣告美女畫。窗台上放了個紅色保腎丸小瓶子,一個魚肝油瓶子,一帖頭痛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