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血染紅土地(6)(1 / 3)

[15]李宗黃(1887—1978),字伯英,雲南鶴慶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1911年在天津加入同盟會。參加昆明重九起義。曆任護國軍都督府駐滬代表、雲南都督府參謀長、廣州軍政府交通部次長、第二軍參謀長、廣東江防司令等職。

1923年,隨孫中山討伐陳炯明,授陸軍中將軍銜。1927年國共決裂後,投靠蔣政權,並加入國民黨中央俱樂部(CC),同年秋天作為蔣介石特使赴雲南主持“清黨反共”工作,製造了青年學生梁元斌被殺血案。在各方壓力下,未久即離昆返渝。

後曆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事、監察院委員、行政院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45年,任雲南省民政廳廳長、代省長、國民黨雲南省黨部主任委員,製造了“一二·一”慘案。1949年到台灣,任國民黨“總統府國策顧問”。著有《雲南護國紀實》《中國地方自治總論》《領導學》《李宗黃回憶錄》等。

[18]龍雲《抗戰前後我的幾點回憶》,載《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總117輯),政協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編,中國文史出版社1989年出版。

[20]關麟征(1906—1980),字雨東,陝西戶縣人,省立中學畢業後1924年離家赴上海,經鄉黨於右任介紹到廣州投考黃埔軍校並成為第一期學員,畢業後隨孫中山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第一次東征戰役。1926年國共合作,進行北伐,任憲兵團2營少校營長,後升任中校團副及代理團長,1928年升任國民革命軍32旅旅長。1932年任25師師長。1933年春,率部達古北口與日軍激戰,親臨一線指揮,與敵血戰三晝夜,終挫敵凶鋒。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升任五十二軍軍長,率部轉戰於河北、河南、山東等地。1938年率部參加台兒莊大戰,未久,升任三十二軍軍團長。1939年任第15集團軍代總司令,取得“湘北大捷”。

1940年改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抗戰勝利後,先任東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後改任雲南省警備總司令。昆明“一二·一”慘案後被革職,1946年7月,調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次年10月接替蔣介石任校長,為黃埔軍校學生中任母校校長第一人。1948年8月任陸軍副司令兼黃埔軍校校長,後晉升為陸軍總司令。1949年秋,辭去陸軍總司令職,與家人寓居香港。1980年8月1日在香港病逝,終年74歲。

[22]《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23][24][25][26]《昆明聯大、雲大、中法、英專四大學奸黨分子鼓動學潮及我方防製經過概要》(1946年),載《一二·一運動》,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年出版。

[27][28][29][30][31][32]《李宗黃回憶錄》,李宗黃著,台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1972年出版。

[33]《美國駐昆明總領事館第76號快報:昆明大中學生的罷課事件》(1945年12月8日)。慘案發生後,關麟征曾對兩位在聯大任教的英籍教授透露了他得到的情報和對學生采取嚴厲措施的理由,其要點如下:(一)“二十三日下午六點半延安就廣播了一項聲明,說這所大學將舉行罷課。誰都知道這所大學是共產主義的溫床。”它裏麵的許多學生都是共產黨,就是那些講演的教授,也是“穿著國民黨外衣的共產黨”。因此,25日晚上的集會肯定是共產黨人早就預謀好了的。

(二)共產黨人不僅僅是搞集會,“省政府獲悉這次集會結束時將要舉行遊行,橫穿城區並攻打公共建築”。省黨部情報係統還獲知“學生們擁有武器”,包括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