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血染紅土地(2)(3 / 3)

在這個短暫的空隙,龍雲曾準備暗中率殘部突出重圍,到滇南調回在越南的部隊進行反擊。一直擔任其守衛的張衝和兒子龍繩祖認為其計甚危,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竭力勸阻,龍雲遂打消了此念。

10月5日,宋子文飛抵昆明,登上五華山和龍雲詳談並做了擔保,龍雲終於答應卸職,定於次日離昆飛渝。當夜,張衝建議龍雲與隨身衛士和宋子文等同機飛渝時,設法在空中劫機,強迫駕駛員飛往越南,借機脫逃。龍繩祖認為此計劃仍過於冒險,一旦飛機失事,將同歸於盡,此計方罷。龍雲苦苦等候盧漢的反應已三天三夜毫無消息,在內外交困的絕境中隻好仰天長歎一聲,神色黯然地走下五華山,於6日午後同宋子文、何應欽、衛立煌等黨國大員一道乘機飛往重慶。從草莽中崛起的一代名將,曆數18年之久的“雲南王”生涯,至此宣告終結。

10月7日,宋子文陪同龍雲去見蔣介石,蔣先說了幾句略表歉意的話,龍雲強按怒火,悲憤交加地對蔣說:“我在你的領導下服務很久了,自問對你、對國家、對地方都沒有什麼對不起的。改組一個地方政府,調換職務,這原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不采用正常方式,而用這種非常手段,未免過分,這樣做,恐對國人留下不良影響。”蔣頗為難堪地解釋說:“我的指示不是這樣的,這是杜聿明搞錯了,要處罰!”[18]龍雲以身體不好為由,表示不能就參議院院長職,蔣予以慰勸。

龍雲離開昆明後,杜聿明按蔣的指示著手改編滇軍殘部。10月15日,杜奉命赴重慶述職,蔣介石與其見麵後,頗有興味地詢問了解決龍雲的經過,對杜的果敢表示讚賞。之後又對杜說:“你解決龍雲對國家立了功,可是得罪了龍雲,你應該為國家背過,任勞任怨。我表麵上先公布將你撤職查辦的命令,以後再任你別的職務。”杜聿明很快明白了蔣的用意,立做慷慨激昂狀,說道:“隻要於國家有利,我個人不計較任何名譽地位。”蔣介石聽罷頗為高興,說:“你這樣識大體,明大義,很好。就照我的命令辦吧。不過因為照顧龍雲的關係,處分你的命令要先發表。你明天就到昆明辦理交代,18日就來重慶。”[19]

10月16日,蔣介石發布命令:“杜聿明在雲南處置失當,著即撤職查辦。調任關麟征為雲南警備總司令。”[20]此命令特別在《中央日報》以頭條消息登載。兩天後的10月18日,蔣介石再度簽發命令,委任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

僅僅三天的時間,杜聿明就從天上落到地下,又從地下升上天空。

瞬間的升降沉浮,令杜總司令眼花繚亂,驚喜不已。想不到失去了一個小小的偏僻之地昆明城,卻換來了整個東北地區的龐大地盤,天耶!

命耶!或天命俱在耶!隻是在興奮激動之餘,也正應了老子那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古話,杜聿明沒有想到,不久的將來,整個東北就是七七盧溝橋事變時北平市市長秦德純對守橋官兵所說的“爾等之墳墓”。隨著杜氏與共軍交戰損兵折將退出東北,繼之統率幾十萬大軍在稍後的淮海(徐蚌)會戰中全麵崩潰,一代梟雄終於落了個兵敗被俘的悲愴結局。此為後話。

李宗黃入主雲南

就在蔣介石處心積慮鏟除龍雲這塊心腹之患時,國共兩黨的談判在名義上已取得了重大進展。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會談紀要》(《雙十協定》)在重慶簽訂,並於12日正式公布。國民黨同意和平建國基本方針,承認各黨派的平等合法地位,以及承諾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中共承認蔣介石的全國領導地位。

10月11日,毛澤東在國民黨大員張治中陪同下離開重慶飛往延安,國共雙方為時43天的和平談判告一段落。

10月13日,蔣介石向各戰區國民黨將領發布密令:“遵照中正所訂剿匪手本,督勵所屬,努力進剿,迅速完成任務”“遲滯貽誤者當必執法以罪”[21]。蔣所謂的“剿匪”,自然是指圍剿共產黨部隊,《雙十協定》墨跡未幹,內戰的導火索再次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