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勝利的前夜(6)(3 / 3)

隻見滿山遍野飄蕩著用床單、枕套、破舊衣服,甚至廢舊報紙做成的花花綠綠的旗幟,旗幟下是一群群情緒激昂的男女學生。當從對方的呼喊聲中得知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後,學者們與被驚動的當地百姓,立即扔掉手中的菜刀與燒火棍,隻拎著一隻小銅鑼,打開大門,一個個“嗷嗷”亂叫著衝入人群,在山野田疇狂奔亂舞,叮叮當當地敲打起來。史語所職工自辦消費合作社的經理、時常拖著標準北京腔說相聲的魏善臣,也就是幾年前為合作社辦貨,在山下遭土匪搶劫並挨了一頓胖揍的“魏老板”,聽到門外動靜,認為土匪一到,大難臨頭,急抓起一把自己前些時候托李莊鎮鐵匠打造的類似於豬八戒使用的九齒釘耙,準備與土匪拚個你死我活。待弄明真相,“嗖”地扔掉釘耙,搖晃著肥胖的身軀拱出門外,嘴裏吐著哼哼唧唧的聲音,一蹦三跳地躥到坐落在牌坊頭的合作社,從一個箱子裏掏出兩瓶酒,拉著正站在牌坊頭觀望的董作賓、石璋如等幾位資深研究員,高喊著“勝利了,我請客!”的話語,連拖帶拉地來到板栗坳最高處一個山坡,麵對滾滾東逝的長江之水,相互向對方嘴中灌酒。當兩瓶酒見底之後,一個個淚流滿麵,醉臥於山野荒草之中。——這是繼長沙清溪閣醉別之後,八年來又一次輪回。隻是今非昔比,醉酒的心境已是天壤之別了。

當梁思成等三人來到李莊上壩月亮田營造學社,林徽因仍躺在床上,蒼白、瘦削的身子,宛如她那首《靜坐》詩中的描述:“一條枯枝影,青煙色的瘦細”。費慰梅看罷不禁欷歔。在李莊鎮內參加學生遊行的女兒梁再冰中途跑回家中,氣喘籲籲告訴了母親外麵世界的精彩盛況,林徽因“聞之狂喜”,頓時變得神采飛揚,大有“積屙頓失”之感。又見夫君與好友費慰梅風塵仆仆地從遠方趕來,林徽因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她提出要在這曆史轉折的偉大時刻,親自趕到李莊鎮加入遊行隊伍,傾吐憋在心中八年的塊壘,為抗戰勝利發出自己的歡呼之聲。

一架自製的滑竿很快捆紮而成,林徽因坐在滑竿上,羅哲文等幾個年輕人抬起,梁思成與費慰梅跟隨兩邊,如同北方黃土塬上大姑娘出嫁一樣,一行人說著笑著,呼呼啦啦、晃晃悠悠,頗有些滑稽意味地向李莊鎮中心進發。這是林徽因自從舊病複發之後,近5年來第一次來到這個古老小鎮的街巷,想不到竟是以這樣的心境和方式出現。

滿街的標語,滿街的人流,滿街的歡聲笑語。沒有人認得這位名冠京華的一代才女,更沒有人知道林徽因那非凡的人脈背景——此時這些身外之物全不重要,也不需要。所有與之相遇的大學師生或當地百姓,無不對其報以真摯的致意與微笑。林徽因望著一群又一群滿臉塵土與汗水,似曾相識的青年學生,驀地想起八年前盧溝橋槍聲響起之時北平街頭的情景。在那個酷熱的夏季裏,那些滿臉汗水交織,一家一家收集麻袋幫助二十九軍官兵修築工事的學生,不知現在流落何方。假如他們還活著,或許就在眼前這樣的遊行隊伍之中,或者早已流浪外域,或死掉了。這樣想著,熱淚順著瘦削、蒼白的臉頰緩緩流淌下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的正式投降照會由瑞士駐華大使館轉致國民政府,內稱:

一、關於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之各項規定事,天皇陛下業已頒布敕令。

二、天皇陛下準備授權並保證日本政府及日本大本營,簽訂實行波茨坦宣言各項規定之必需條件。天皇陛下並準備對日本所有陸海空軍當局及在各地受其管轄之所有部隊,停止積極行動、交出軍械、並頒發盟軍統帥部所需執行上述條件之各項命令。[66]

重慶《中央日報》於當日7時收到外交部電文,半小時後,關於這一消息的“號外”印出並分發全市,民眾奔走相告,整個重慶為之轟動。慶祝的鞭炮再度燃起,火光煙霧伴隨著聲聲呼喊,震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房,許多民眾在激情宣泄中相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