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改增”對相關行業的影響與對策(3 / 3)

四、相關行業應對“營改增”的措施

(一)企業應建立“營改增”財政專項資金

“營改增”從整體上來看能夠對企業的稅負進行減少,但是對於部分企業來講卻會增加一定的稅負,麵對這樣的情況,企業需要在事先就建立起專項資金,以防止在改革之後,不能夠應對突發情況,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專項資金的設立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例如企業未來的投資計劃以及在改革之後可能出現的稅負變化等情況。

(二)企業需要對經營策略進行調整

企業應深入研究“營改增”使自身的業務、財務等方麵所造成的影響,再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稅改,並根據研究來製定出合理的應對措施,對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進行改善。企業想要在稅改之後降低自身的稅負,就需要從投資與經營這兩個方麵來進行綜合考慮和安排。在經營方麵,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經營情況進行明確,並對增值稅可能會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具有較高可行性的增值稅籌劃建議。在投資上,企業可以在開始實行改革之後再來看這固定資產的購買計劃,這樣就能夠形成進行抵扣的進項稅。而對於本來就是增值稅納稅人的企業,並且還需要從試點行業購入應稅服務的,則可以將購買應稅服務的行為推遲到稅改之後來進行,這樣就能夠形成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這樣可以對企業的稅負進行改善。

(三)加強增值稅應稅項目與營業

現實中應稅項目的會計核算形成了發生在企業間的跨行業、跨稅種的兼營的局麵,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多種經營的兼營。《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中規定:納稅人兼營營業稅應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增值稅應稅服務的銷售額和營業稅應稅項目的營業額;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稅服務的銷售額;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不得免稅、減稅。從以上條款可以看出,作為交通運輸行業來說,要根據辦法的規定,在會計核算方麵進行積極應對,特別是營業稅應稅項目與增值稅應稅項目的會計核算,需要得到強化,以便有效防止不合規的會計核算給企業帶來損失。

(四)理性運用政策做好資金投入

我國實行消費型增值稅是從2009年1月1日開始的,裏麵規定了對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稅款的處理,就是可以把用來生產經營的部分在購置當期全部一次扣除。從以上規定可以很明顯地得出以下結論,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客觀上對投資產生促進作用,特別是對固定資產占比比較高的行業來說,就更有促進作用,而交通運輸企業正好就是這樣一個行業。從這樣一個政策對這類企業的促進作用來看,“營改增”將有力地推動資金向這類企業集聚,從而推動著技術設備的進一步更新升級。當然,在這樣的一種客觀形勢下,更要杜絕非理性的更新企業的技術設備,還要在政策有利的形勢下,考慮到企業這方麵的合理需求,重點處理好技術設備更新與增值稅抵扣的關係,這也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導向,有利於降低成本,有利於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五、結論

營改增實行以來,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對一些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在交通運輸企業、建築企業、回租業務企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受到的影響尤為突出,表現也更加明顯,無論從宏觀上對整個行業,還是從微觀上針對客戶群上麵,都帶來深刻影響。客戶群發生了從大型企業向小型企業的轉移。營改增總體來說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對於整個融資租賃行業來說,其稅負更加公平與均衡,融資租賃行業發展起來也會更加順暢。當然,從更為宏觀的意義上來說,營改增的實行,進一步彌補完善了增值稅的稅收鏈條,使得其在原有基礎上變得更加完整,有利於整個稅收鏈條的傳遞和接續。也有利於相關行業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吸引力。當然,現在有關政策剛實施不久,政策與現實還處在不斷的磨合之中,從局部的實施到全國的擴展還需要一個比較長過程,因此,對於具體的行業來說,需要針對自身特點認真加以研究,以便於更好地把握好前進的節奏,據此提出合適的應對策略,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與政策達到和諧共生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蘇安梅.淺談“營改增”對企業及社會經濟的影響[J].中國外資,2012(09).

[2]桑廣成,焦建玲營業稅改增值稅對建築企業財務的影響及對策[J].建築經濟,2012(06).

[3]蘇振華.營改增對中小企業融資租賃決策的影響[J].華東理工大學,2013(04).

[4]張錚.深入剖析“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J].現代會計,2013(04).

[5]張勇.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外資,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