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改增”對相關行業的影響與對策(2 / 3)

(四)“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

由於營業稅存在重複征稅的缺陷,間接加重企業的稅收負擔,所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利於降低企業稅負,消除重複征稅。自2012年1月1日上海“營改增”試點啟動以來,試點地區已擴大到12個省、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據統計,2012年納入“營改增”試點範圍的納稅人超過100萬戶,12個試點地為企業直接減稅超過400億元,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幅度平均達40%,有力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對於現代服務業的企業而言,稅負下降也就意味著企業生產成本也隨之下降。同時,增值稅具有中性稅收的特點,稅負的公平對產業發展有深遠影響,起到一種推動作用,促進相關產業的融合,比如特別是在二、三產業之間,尤其如此。此外對產業內部的分工、合作與競爭也有很大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營改增”可以激活企業內生動力,進一步油畫產業結構的優化,提高企業效率。

三、“營改增”對相關行業的利與弊

(一)對交通運輸企業的利與弊

交通運輸企業許多業務是通過層層轉包進行的,如果業務量足夠大,分轉包業務增加了可抵扣的進項稅額,也減少了利潤,而在業務流程上,抵扣的進項稅額是可以通過現場查票來嚴格管控的,壓縮了企業“靈活”應對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使當期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大於當其銷項稅額的72.72%。從這樣的分析可以看到,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發展帶來的不好的方麵。隨著營改增試點的進行,對購入的動產來說,可以進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未來交通運輸行業預計將逐漸提高營業成本可抵扣項目占比,營改增的負麵影響也會逐步降低。

(二)對建築企業的利與弊

建築業利潤較低,對於大多數建築企業來說,11%的增值稅稅率有著增稅的壓力,是屬於較高稅率。對建築業來說,營改增能加強企業管理,促使施工企業強化對分包、供貨方、工程實施細節等方麵的管理,對規範建築市場秩序有利。同時,如果在改革稅製期間沒有一套合適的過渡適應政策,那麼這項改革可能會直接導致建築行業成本上升,而且這部分增加成本估計會轉移到客戶身上。

總而言之,隨著建築行業征稅“營改增”政策的變化,在轉變過程中可能會麵臨許多方麵的問題,希望納稅人特別是建築相關行業納稅人多關注這方麵消息。建築施工企業應充分了解稅收改革的規則和所產生的影響,做好準備工作,避免稅製改革過程中所帶來的負擔和消極影響。

(三)對回租業務企業的利與弊

回租業務是目前融資租賃行業最主要的業務模式,其中金融租賃公司回租比例更是高達80%以上。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向融資租賃公司出售租賃物屬於融資性行為,不屬於銷售行為,因此承租人無法向融資租賃公司就租賃物出售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自“營改增”開始試點工作以來,北京、上海等試點地區的融資租賃公司針對回租業務無法取得承租人開具的租賃物采購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在實務中采取了僅對租息部分向承租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租賃物本金部分僅開具收據的做法,即僅對租息部分繳納增值稅。

(四)對現代服務業的利與弊

現代服務業與信息技術、現代物流的發展密切相關。而“信息技術服務”是這次營改增試點比較重要的一項應稅服務,主要包括4大類信息技術服務,分別為信息係統服務、軟件服務、電路設計及測試服務以及業務流程管理服務,由此可以看出,傳統意義的IT服務也包括在裏麵。由於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獲得日益廣泛的應用,在日益繁忙的職場環境中,人們更願意足不出戶,滿足購買願望,由於網購的便宜便捷,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在銷售額上不斷取得突破,對傳統經營方式也帶來了嚴峻挑戰。網購的迅速發展,進一步拉動了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了運輸業的蓬勃發展,而且這樣的一個趨勢還會繼續深化。任何企業要想健康發展,獲得更多利潤,都必須在降低成本上做足文章,對於物流企業來說,運輸成本是影響企業效益的重要因素,運輸成本降下來,效益才能增加,就需要不斷降低運輸成本,比如依賴性很強的快遞行業更是如此。現代物流的一個突出特點在於要在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實現層層外包、單項業務。這就自然增加了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的稅額,避免了實施新政策前的重複納稅現象。此外,隨著現代物流企業在全國的膨脹與發展,作為地方稅的營業稅也有重複征稅的問題。營業稅改增值稅有利於增加這類企業的收益,促進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

服務型企業最大特點是人力資本在企業資本中的占比高,人力資本已經成為服務型企業的“第一資源”。其利潤總額中,提供服務所創造的利潤占據重要比例,即除服務收入外,公司基本無其他收入來源,也沒有因其他收入產生成本,而引進營業稅改增值稅後,人工成本無法取得進項稅增值稅發票,故無法抵扣,其稅負反而會超過營改增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