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口信用保險結構要重新定位,區分政府職能和公司職能
這樣做的好處是符合哲學中矛盾的觀點的,政府在出口信用保險中主要抓政策性職能,主要體現為中長期的業務;而對於短期的業務,我建議可以由公司行為完成,甚至可以引入競爭機製讓有實力的民間資本和企業也參與進來,群策群力,這樣更符合市場的需要,也能促進產品的優化,也對於整體行業的良性發展更是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增加財政支持力度,建立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風險保障體係
財政和資金支持,是出口信用保險是否能發揮好功用的基礎保障,同時企業因其行業的不同、規模的不同、合作對象等原因導致對出口信用保險的需求層次也不同,我們為了滿足不同層次企業對出口信用保險的需求和國家出口戰略需要的要求,從最初成為以“統保”為主的保險模式,逐漸開發出不同的險種和業務範圍,但是我國的信用保險的業務範圍還僅局限於短期出口、中長期出口、國內貿易信用、投資保險、擔保業務、商賬追收、資信評估、保險融資常規基礎業務,我們應該探索針對不同層級的客戶需求開展靈活的保險業務,要由之前以謹慎為主的承保模式,逐漸轉化為積極承保的模式。
(五)加強宣傳力度
政府要加強對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出口公司了解信用保險,參與信用保險,利用好信用保險拓寬公司業務。同時要加大對國民出口保險作用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讓出口戰略真正的深入到每一個國民的心中,這樣為我們中國夢的早日實現奠定基礎。
(六)加強國際合作和雙邊合作
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起步晚,國際上一些先進的經驗和模式值得借鑒,同時要注意加強與合作國家和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的合作,最好能達到企業信用的共享,這樣對於規避風險,實現雙贏都有益處;同時可以簽訂雙邊協議,去規範和探討出口信用保險業務,這樣不僅促進雙邊貿易對於雙方的長久深入合作都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已經起步,但還是處於初級階段,我們要響應剛剛結束的十三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堅定走出去的戰略布局,以大膽積極的態度創新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讓其在我國的出口業務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注釋
{1}資料來源於,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官方網站。
{2}資料來源於,美國進出口銀行的官方網站。
{3}資料來源於,《金融時報》2013年10月17日張蘭報道。
參考文獻
[1]孫萌,付曉晨.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問題研究[J].商品和質量,2011(01).
[2]金珊珊,雷鳴.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J].中國外資,2011(04).
[3]蔡誌剛.日本的出口信用保險[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01).
[4]錢雨.我國出口信用保險職能的比較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9.
[5]Louis Eeckhoudt,Henri Loubergé.Export credit insurance:comment.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American Risk and Insurance Association,Vol.55,No.4 (Dec.,1988),pp.742-747.
[6]Jai S Mah.The Effect of Export Insurance Subsidy on Export Supply:The Experience of Japan.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6,(17):646-652.
[7]王加春.國際金融危機下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支持研究.國際商務財會,2011(6).
[8]楊文生,張豔.基於出口信用保險視角的出口結構優化問題研究.黨政幹部論壇,2011(5).
[9]郭文斌.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研究.華北金融,2011(4).
[10]謝徐娟.出口企業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及管理對策初探.現代商業,2009(9).
基金項目: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碩士一般項目、項目編號:CX2014SP126)資助。
作者簡介:劉曉東(1987-),男,漢族,河南省寶豐縣人,保險學研究生,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保險碩士專業,研究方向:商業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