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借助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網入鄉進村等現代信息化工程,通過在電視台、鄉鎮廣播站開辟金融教育專題、專欄和在農網上設立農村金融教育網站等方式,拓展農村金融宣傳教育觸角;二是采取與以案說法相結合、與金融法律服務相結合,深入農村基層政府部門、學校開展雙向互動交流,讓農民和學生感到金融法律法規是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用得上,增強農村金融教育的滲透性。三是大力開展農村金融文化建設,通過舉辦知識競賽、歌會、晚會等活動,以地方劇種、相聲、小品、歌舞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金融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二)突出重點,拓展農村金融教育廣度和深度
一是將農村金融教育誌願者從大學生村官向全體農村基層幹部發展。加大對基層村委會幹部、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的金融知識教育力度,把他們培養成為農村金融知識學習和應用帶頭人。二是重點加強對農村中小學生的金融教育。將金融知識作為中小學生長期的普及課程,從而實現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一個學校帶動一個鄉鎮的效果,把學生培養成為農村金融教育工作的“宣傳員”。三是要抓好外出務工人員金融宣傳教育工作。要在春節等節假日外出務工人員回家探親過節之際,深入開展外出務工人員金融知識教育活動,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維護自身金融消費權益意識和能力。
(三)統一教材,增強培訓實效
建議由基金會統一組織,結合農村金融教育對象不同文化層次,印製不同的宣傳教育資料,如針對年齡層較高、文化水平較低的群體采用編印通俗易懂的打油詩、漫畫,或將身邊案例編成小故事製作成VCD光盤等宣傳資料,對於中小學生可編印小人書、卡通故事書、金融知識圖畫讀本等資料。
(四)擴大誌願者範圍,形成農村金融教育人才培訓長效機製
建立農村金融教育人員人才庫,將農村基層幹部、學校教師、金融機構客戶經理、網點櫃員以及農村社區工作人員等納入人才庫,並根據國際金融變化和金融產品的創新,隨時更新培訓內容,使教育從業人員第一時間掌握相關知識,為農村金融教育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
(五)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農村金融教育長期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應聯合推動財政部、教育部、金融行業以及社會團體等,設立農村金融教育專項資金,統一規劃和使用,用於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教育人員的培訓、配套設施的建立以及教育材料的印製等,為農村金融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課題組.金融消費者保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周小川.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國民金融素質[J].中國金融,2007(03).
[3]李媛媛.金融知識教育成效評估的國際經驗及中國借鑒[J].西部金融,2010(07).
[4]牛蘊,葉鬆.農村金融教育:問題及對策[N].金融時報,2010-04-22.
[5]王永強.對巴中市南江縣開展農村金融教育試點工作的調查[J].西南金融,2009(12).
作者簡介:邢軍虎(1986-),男,陝西寶雞人,現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延安市中心支行;黨麗娜(1984-)女,陝西延安人,現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延安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