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開展,對於從業人員有著很高的專業素質及綜合素質要求。在目前銀行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違規現象依然存在。很多從業人員為了吸引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代理的基金、保險產品,通常隻強調收益性,而淡化預期收益的性質,未能充分向投資者揭示風險。一旦客戶發生損失不僅對銀行聲譽造成損失,更有甚者引起法律糾紛。同時,目前理財業務還未能做到為客戶提供針對性、差異化服務。簡單理財產品銷售並不能達到為客戶實現收益性和安全性全麵覆蓋的理財計劃。商業理財業務是對於客戶資金的綜合運用,以達到為客戶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這要求從業人員除了對金融方麵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充分認識銀行、證券、保險各個市場的資金需求外,法律、收稅、財政等相關知識也應該具備,甚至藝術品、古董收藏投資也應有一定了解,真正做到全麵為客戶理財。
三、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對策分析
(一)豐富產品種類,提供差異化服務
投資者由於年齡層次、收入水平及風險偏好程度不同,對於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服務具有不同需求。理財產品的開發應具有創新性,一方麵,在技術層麵提高產品收益率及安全性,對現行資產進行投資組合,分散風險、提高收益率及穩定性。簡化理財業務程序,例如改進消費貸款的繁瑣手續,充分開展不動產抵押貸款、有價證券質押貸款等業務,發揮不同資產的特點。另一方麵,在提供理財服務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客戶的收入水平、風險承擔能力,依靠充分的市場細分,針對不同特點的投資者提供具體的理財方案。
(二)完善相關規章製度,強化金融監管
從整個市場監管來說,應做到國家監督、行業監督、銀行內部監督三者相結合。首先,國家監督層麵主要是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對於行業發展進行引導,對於違規操作嚴厲打擊。其次,行業監督層麵,自銀監會2011年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以來,對於行業規範起到很大促進作用,但也需進一步加強政策的貫徹實施,保證行業發展合法合規。而且在我國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以及分業監管的狀況下,也應注意進行標準化的統一監督。最後,銀行內部監督層麵,事前要充分揭示風險,加強信息披露。業務開展過程中做到定期檢查,排查風險,發現違規操作行為及時糾正。事後對於違規操作者加強懲治力度,以防止類似狀況再次出現。
(三)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合格的理財從業人員,並不隻是簡單的理財產品的銷售。優秀的理財師不僅能夠為銀行帶來經濟收益,更能為客戶提供全麵的理財計劃,增強客戶忠誠度,提高銀行聲譽。現階段,我國已建立金融理財師標準委員會,從業人員通過相關考試後獲得金融理財師資格。通過標準專業化的資格考試,不僅在專業知識方麵得到強化,對於法律、稅收等知識能夠得到很好的補充。但也應該看到,僅依靠資格考試,並不能完全勝任。對於商業銀行來說,一方麵注意專業人才的引進,加強人才儲備,另一方麵對於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構建複合型理財隊伍。完善人才的引進、選拔、培訓機製,為理財業務的開展提供長期、堅實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岩岫.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國際金融,2013(05).
[2]黃兵兵,呂金梅,馬磊.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現狀及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2).
[3]郭佳棟,孫英雋.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控製研究[J].金融經濟,2012(22).
[4]陳兆鬆.我國個人理財產品創新研究[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7(06).
作者簡介:黃涵西(1988-),女,壯族,廣西自治區河池市人,西南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