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意誌品質:擁有堅韌的毅力比擁有才能更重要 (2)(3 / 3)

變賣了服裝店之後,他認為服裝流行趨勢變化太快,自己不敏感,不適於做服裝生意。於是,他將剩餘不多的資金,開了一家飯店。他想,這種簡單的生意不會再賠了。可是,他又錯了。他眼睜睜地看著鄰家飯店賓客盈門,而自家飯店門可羅雀。最後,連雇工也紛紛跑到別的飯店去了,隻剩下他一個人孤孤零零地麵對失敗。

後來,他又嚐試做了化妝品生意、鍾表生意等,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

這個時候,他已經50多歲了。從經營父親留下的珠寶店至今,近30年的時間全被失敗占滿,寶貴的青春年華也已凋謝,斑白的雙鬢使他相信,他沒有絲毫的經商才能,他不應該經商。

在盤點自己的人生的時候,他感到很絕望。他想,既然自己已沒有能力創業了,那就給自己買塊墓地留著,等到自己謝世時,也算有個歸宿。他盤算了自己的家底,用剩餘的錢為自己買了一塊墓地。

墓地所在是一片極其荒僻的土地,離城有5公裏,有錢的人,甚至沒多少錢的人,也不會到這麼荒涼的地方來買墓地。

可是奇跡發生了。就在他辦完這塊墓地產權手續的一個月後,這座城市公布了一項建設環城高速公路的計劃。他的墓地恰恰處在環城路內側,緊靠一個十字路口。公路兩旁的土地一夜間價格倍增,他的墓地更是漲了好多倍。結果,他發財了。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絕望之舉卻成了給他帶來最大利潤的投資。他靈機一動,自己為何不做房地產生意呢?說做便做。他賣了這塊墓地,又購買了一些他認為有升值潛力的土地。僅僅過了5年,他成了全城最大的房產業主。這個最終以房地產業功成名就的商人給自己留下的墓誌銘是:“機會時常意外地降臨,但屬於那些絕不放棄的人。”

不管做什麼事,隻要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不放棄,就會一直擁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成功的。人們經常在做了90%的工作後,放棄了最後讓他們成功的10%。這不但輸掉了開始的所有投入,更喪失了經由最後的努力而獲得最終成功的喜悅。

記住:麵對挫折的時候,不輕易放棄的人,才能贏得更多的機會。

不甘失敗,努力從錯誤的方法中汲取經驗

有句老掉牙的格言叫做:“失敗為成功之母。”如果深入思索一下,我們就不難發現,對它的含義是需要深入理解的。因為不是所有的失敗都會成為“成功之母”的。試想:如果說失敗了卻不能善待失敗,不能從中找出原因,吸取教訓,對症下藥,另作求索,而是失敗了也無所謂,甚至自欺欺人地找些借口諸如什麼“交學費”之類來掩蓋失敗,自己原諒自己,那不就隻能是“失敗複失敗”嗎?隻有“善待”失敗,對失敗的原因有所了解和發現,成竹在胸,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這樣才不會重蹈覆轍。隻有這樣被“善待”的“失敗”,才會成為“成功之母”。

不甘失敗,努力從錯誤的方法中找到正確的方法,這是對待失敗的正確態度。正如愛迪生所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他和成功一樣有價值,隻有在我知道一切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

日本理研光學公司董事長市村清是位舉世聞名的企業家,年輕時曾是一名保險外銷員。

有一次,市村清勸說一位小學校長投人壽保險,跑了十趟卻依然毫無收獲。他疲憊不堪地對妻子說:“我實在不願再幹下去了。我馬不停蹄地奔跑了三個月,仍是一無所獲。”

妻子愛憐地看著他:“你為什麼不再試一次呢?或許這一次就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