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成功不是等來的,而是去取得的!不要等著自己的船回來,跳進海裏,向著自己的船遊去吧。你會為自己所做的感到高興!
要踏實務實、循序漸進地去努力
一個人要到某地去,路程很近。
正因為近,這個人就不著急,遲遲不願動身。“什麼時候想走,一抬腿就到了。”他安慰自己。
他每天要喝功夫茶,要打麻將牌;要看電視,要聽音樂;要吃飯,要睡覺。總而言之,吃喝拉撒,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他太忙太忙。
他沒有忘記自己還要趕路。可是真到下決心要走時,就又安慰自己:“反正一抬腿就到了,喝足了茶再去也不晚。”“反正一抬腿就到了,過過牌癮再去也不晚。”“反正一抬腿就到了,看會兒電視再去也不晚。”……
路程雖然很近,這個人始終沒能到達目的地。人不抬腿,再近也到不了啊!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日子過得乏味。幾乎每個人都想要改變平庸的生活,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才能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這個世界上並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腳踏實地的“執行者”。
英國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主教的墓誌銘鐫刻著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的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隻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後一絲努力和希望,我決定隻改變我的家庭,親近的人。但是,我很快發現這也是不可能的,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之際,我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隻是努力去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為我的國家做些事情;再接下來,誰又能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這段臨終感悟是發人深省的。盧梭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改變自己而改變生活。”
一個人要想實現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就不能眼高手低,而是要踏實務實,循序漸進,從逐漸改變和完善自我做起。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隻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成功都是一件件小事積累和鑄就而成的。要實現遠大目標,就必須踏踏實實地把手邊的事情做好。因為,手邊的每一件小事,正是你理想大廈的一磚一瓦。
要想獲得果實,就必須先播種——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獲。歲月的長河中,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同我們隨手撒下的一粒種子,在時光的滋潤下,那些種子慢慢地生根、發芽、抽枝、開花,最終結出屬於自己的果實。漫長的一生中,每個人的命運看似變化莫測,但實際上,我們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為明天埋下了伏筆。也就是說,我們的明天,是由今天的所作所為決定的。
人的一生如此短促、如此渺小。一些小小的成功,固然隻需付出很小的力量及很短的時間;但想要獲致長久成功,一定要投入很大的心力及很長的時間。
當機遇來臨的時候要做好把握住它的準備
有這樣一句西方諺語:“時刻準備著,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成功了。”
在很大程度上講,人是機遇的產物。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能力以及他的成就時,不能完全忽略機遇的重要性。有些時候的幾分鍾比幾年都要重要,在時間的重要性和價值之間沒有均衡。一個出乎意料的5分鍾就可能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但是,人不是靠偶爾撞在木樁上的兔子獲得成功的。事實上,通常我們所說的命運的轉折點,隻是我們之前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所集成出的機會。
有些失敗者談起別人獲得的成功時,總會憤憤不平地說,人家是如何如何的碰運氣。就像是別人的成功都是靠運氣得來的。而他們自己卻從不行動,總是希望有一天機會和運氣也能垂青自己。
他們認為成功是降臨在“幸運兒”頭上的一件偶然的事。殊不知,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所以,那些聰明的人是不會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去想如何得到機會,他們是耽誤不起這麼多的時間的。他們忙於解決問題,忙於再發現問題,再解決。他們的目的就是把一件事做好,因為他們知道,隻有這樣,才能夠得到更多的機會和幸運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