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職業素養:努力取得同事的認同上司的青睞 (2)(1 / 3)

如果我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能夠勝任經過周密考慮而選定的職業,那麼這種錯誤將使我們受到懲罰。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責,我們也會感到比外界指責更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們把這一切都考慮過了,如果我們生活的條件容許我們選擇任何一種職業,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使我們最有尊嚴的職業;選擇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選擇一種能給我們提供廣闊場所來為人類生活得更美好而努力的職業。

通過得體的表現盡快融入同事中

要想在事業方麵有所發展,有所成就,首先要處理好職場的各種關係。為了更輕鬆地縱橫職場,尤其在剛剛邁入工作崗位的時候,應通過自身的努力盡快融入同事中。下麵幾點建議可供借鑒:

第一,擺正自己的新位置

每個人在交際中都有相應的位置,這是交際規律的反映,也是社會規範的要求。如果一個人不能擺正自己的交際位置,在交際圈中必然顯得唐突、冒失、蹩腳,也容易受到別人的責怪、怨憤、抵觸、嘲弄、打擊。交際關係複雜多變,初入社會者難以一眼窺清,不易正確把握自己在交際圈中到底處於何種地位。如何調適好自身位置,更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麵對新環境、新同事,第一步你要好好認識自己、評估自己,確定好以什麼麵孔、怎樣的交際基調進入新的交際角色。

變換了生活空間,人的社會角色會隨之改變。若心理調整不過來,行為不能重新校正,就無法適應新環境,左右碰壁,別人也會對你產生諸多誤解和非議,你就難免成為一個與新環境格格不入的人。人是能動的,環境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人應主動適應新環境,沒有理由要求新環境去遷就你個人。所以,進行角色轉換應是一種自動行為,而且尤其應在“有效”二字上下些功夫,實現角色適時適當的成功轉換,將自己完整、及時、可靠地變成新環境中的新成員。

第二,采取沉穩的交際姿態

人與人的差異情形萬千,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和衝突。你作為一個新麵孔,在進入陌生的交際領域的時候,一開始就無所顧忌,目空一切,張牙舞爪,是無法與他人磨合的。這是很多涉世不深的人常有的現象,也是應該克服的問題。

初入職場的時候,采取沉穩的交際姿態,才是得宜的,更有助於實現你與新環境的磨合。這是一個以靜觀動的方法。在你自我保留節製中,你會對新的交際環境作個全麵細致深入的觀察和把握,從而有針對性、有實效地實現與新環境的契合和交融。表麵上看來這是一種消極的方式,實質上是一種策略,是一種更積極有效的技巧。

第三,從打招呼做起

為了一步步地在新的公司裏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應該從“打招呼”做起。

盡管“打招呼”看起來似乎簡單,但是也是要講求一些技巧的。

首先,自己主動打招呼,每天一進辦公室就向同事說聲“早安”。

“打招呼”時聲音要清晰、明朗、有活力,語氣則要溫和。做起來要很自然坦誠,而不可以表現得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

不可因個人的喜好、厭惡而選擇打招呼的對象,這樣做會破壞工作場所的氣氛,應該親切地和每個人“打招呼”才是。

此外要注意的是,進出要招呼。一個有禮貌的員工,在上完一天班之後,如果要比其他同事先離開辦公室,應該說聲:“對不起,我先走了。”

員工早到公司上班,遇到同事就應該主動親切地打聲招呼。外出洽談公事時,絕對不可以一聲不響,應該向上司或周圍同事說聲:“我要出去了!”辦完事返回公司時,則要說:“我回來了!”至於留守公司的上司或同事,則應該做出“請便!”或“哦,你回來了!”等相對的應答。

第四,保持適當的距離

人際關係密切程度通常是表現在人際距離上的。雙方關係親密,相互間距離較近;雙方關係疏浚,相互間距離較遠。與新同事新朋友初處,彼此不熟識、不了解,關係剛剛形成,距離自然是較大的。你若生硬地去與人親近,則有違交際規律,對方不僅不會做出友好表示,還會產生反感情緒。這種適得其反的效果,會把你置於被動地位。

保持適當的距離,能給對方冷靜地觀察你認識你的機會。你們會在逐步熟悉和了解中,實現思想的溝通,情感的交融。你們的關係慢慢親密了,彼此的距離就會悄然隱去。保持距離重在適當,掌握在對方認可接受的範圍內,並能有效地促使雙方互相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