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品德修養:品格比天資更能決定人的一生 (2)(3 / 3)

一切生物本能在文明人身上表現的時候,都要受意識所控製。如果一個人的生物本能得不到意識和理智的過濾,那麼他就永遠也不能上升為人的心理,這個人的生命也就隻能處於一種低級的動物狀態。有人把人的生物本能比作一匹野馬,人的理智就像韁繩。沒有韁繩的馬,是一匹未經馴服的野馬;而有韁繩控製的馬,才是一匹有用的馬。隻有用自己的意誌努力去服從自己的理智,自覺地支配自己去實現自己的目的,我們才能通過對自身的支配去支配世界。

19世紀法國著名畫家德拉克洛瓦說:“一個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誠實而有節製。”這就是強調了自律的重要性。從本質上講,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動前,有勇氣自動去做你必須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願做或懶於去做,但卻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聯係。“律”既然是規範,當然是因為有行為會越出這個規範。比如,刷牙洗臉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天你回到家筋疲力盡,如果你倒床就睡,是在放縱自己的行為;如果你克服身體上的疲憊,堅持進行洗漱,這是你自律的表現。人們往往會遇到一些讓自己討厭或使行動受阻撓的事情,而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應該克服對情緒的幹擾,接受考驗。

自律的方式,一般來說有兩種:一是去做應該做而不願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應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每天早晨堅持鍛煉身體,某一天天氣特別寒冷,你不想冒著寒冷繼續堅持,但是你最終走出家門,繼續鍛煉,這就屬於前者。後者的表現也較多,比如你喜歡玩遊戲,但手頭有非常要緊的工作要完成,你必須強忍住內心的欲望不去玩遊戲。

一般情況下,自律和意誌是緊密相連的。意誌薄弱者,自律能力較差;意誌頑強者,自律能力較強。加強自律也就是磨煉意誌的過程。

自律是修身立誌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條件。自律對於個人的事業來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自律有助於磨礪心誌,有助於良好品性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

自律是在行動中形成的,也隻能在行動中體現,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途徑。夢想自己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就會變成一個自律的人嗎?靠讀幾本關於自律的書就能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嗎?隻是不停地自我檢討就能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自律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地麵對來自各方麵的一次次對自我的挑戰,不要輕易地放縱自己,哪怕它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律,同時也需要主動,它不是受迫於環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的行為。前提條件是自覺自願地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時你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自律精神。比如,針對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點或不良習慣,限定一個時間期限,集中糾正,效果比較好。

千萬不要縱容自己,給自己找借口。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完美。

要坦誠地麵對和積極改正自己的錯誤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再聰明,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人不怕犯錯誤,就怕犯了錯誤以後不認錯,不改錯,不積極地想辦法去補救。一個人隻有學會正確對待錯誤,才能不斷戰勝自我,從失敗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