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品德修養:品格比天資更能決定人的一生 (2)(2 / 3)

持久而良好的職責觀念是每個追求卓越人應具備的最起碼的品德,也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因為每一個傑出的人,都必須靠這種持久的職責觀念來支撐。沒有持久的職責觀念,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種各樣的引誘麵前把握不住自己;而一旦真正具有牢固而持久的職責觀念,一個最軟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在逆境中會勇氣倍增,在引誘麵前能不為所動。正如一位哲人所說:“職責是把整個道德大廈連接起來的黏合劑;如果沒有職責這種黏合劑,人們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愛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難以持久;這樣的話,人類的生存結構就會土崩瓦解,人們就隻能無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廢墟之中,獨自哀歎。”

職責感根源於人們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源於人類的自愛,這種人之自愛之情乃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職責並非人們的一種思想感情,而是人的生命的主導原則。這一原則貫穿在人類的全部行為和活動之中,受製於每一個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誌。

一個人的道德良心體現在他所履行的職責之中。如果沒有道德良心來對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加以規範的話,那些才智過人的天才之士也完全可能誤入歧途,變得一無是處。隻有道德良心,才能匡正一個人的行為;隻有一個人自己的意誌,才能使他自己變得誠實和正直。因此,良心是心靈聖殿中的道德統治者——它使人們的行為端正、思想高尚、信仰正確、生活美好。隻有在良心的強烈影響之下,一個人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發揚光大。

沒有堅強意誌的支持,良心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任何人的意誌都可以在正道與邪道之間自由選擇,但如果沒有與之相應的決定性的行動,任何選擇都是純意識上的,不會產生任何現實的效果。如果一個人的職責觀念很強,行為過程又十分明晰的話,在良心支撐下的頑強的意誌就會促使他沿著既定的方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地去達到自己的目的。萬一最終失敗了,人們也可以因為自己盡了職責而問心無愧。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完成自己的職責。隻有職責才是真實的,除了完成生活的職責,世界上再也不存在任何真正的行動。職責是生活的最高目標和目的,在一切快樂中,最真正的快樂,來源於對生活職責業已完成的意識。而且,這種快樂是最令人滿足的,是最不可能讓人後悔和失望的。

嚴格的自律是立誌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人和動物在行為上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行為的自覺性。動物的行為直接受其本能所支配。本能是無需學習的。本能的行為不管如何複雜,總是直接地、自發地、沒有節製地進行。動物一方麵借助這些本能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另一方麵它們又都是自己本能的奴隸。而人則能意識到自己的本能,並能駕馭自己的本能。本能一旦被意識到,它就要受意識所控製,本能也就人化和社會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