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生活習慣:培養有助於促進自身才能發揮的良好習慣 (1)(1 / 3)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好習慣是人在神經係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在生活中是否幸福與快樂,是否覺得充實,是否表現得出類拔萃,不在於你是誰,或者你有什麼,它隻取決於你想的是什麼,擁有什麼樣的習慣,采取什麼樣的行動!與其抱怨命運不如努力去克服不良的習慣

有兩個人,一個體弱的富翁,一個健康的窮漢。兩人相互羨慕著對方。富翁為了得到健康,樂意出讓他的財富;窮漢為了成為富翁,隨時願意舍棄健康。

一位聞名世界的外科醫生發現了人腦的交換方法。富翁趕緊提出要和窮漢交換腦袋。其結果,富翁會變窮,但能得到健康的身體;窮漢會富有,但將病魔纏身。

手術成功了。窮漢成為富翁,富翁變成了窮漢。

但不久,成了窮漢的富翁由於有了強健的體魄,又有著成功的意識,漸漸地又積起了財富。可同時,他總是擔憂著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些微的不舒服便大驚小怪。由於他總是那樣擔驚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極好的身體又回到原來那多病的狀態裏,或者說,他又回到了以前那種富有而體弱的狀況中。

那麼,另一位新富翁又怎麼樣呢?

他總算有了錢,但身體孱弱。然而,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窮漢,有著失敗的意識。他不想用換腦得來的錢相應的建立一種新生活,而不斷地把錢浪費在無用的投資裏,應了“老鼠不留隔夜食”這句老話。

錢不久便揮霍殆盡,他又變成原來的窮漢。然而,由於他無憂無慮,換腦時帶來的疾病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

最後,兩人都回到了原來的模樣。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因為“優秀、健康和富足都是習慣的產物”。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亞裏士多德說:“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你要盡快開始學習對付一個最頑固的敵人——你的壞習慣,並努力養成好的習慣,這是你步入優秀者行列的必由之路。

假如你生活得不如意,千萬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你的命運,要仔細研究失敗的原因。如果你失敗了,那麼繼續學習吧,可能是你的修養或火候還不夠的緣故。可是,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渾渾噩噩、虛度一生。他們對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釋不外是“運氣不好”、“時運不濟”、“命運坎坷”。由於他們的認識錯誤,使得他們一直找不出使自己變得更堅強、更成功的機會。

假如你覺得自己在生活中一直是很賣力,很用心,卻“蹉跎度日、一事無成”,就要仔細檢查一番,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如下不良的習慣和過失?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要盡快采取措施,積極地去改變:

第一,習慣於讓別人支配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甘心使自己臣服於身邊的人的種種論調或說法之下,而讓它們把自己拖累住。而誰的周圍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會頤指氣使,要你做“你並不想做的事情”,告訴你“你所應該采取的工作方式”,“在私生活中你應該采取的做法或態度”。那些好為人師的同事、朋友甚至親戚們,經常會在不知不覺中,扮演著“想要控製你”的角色。

有一種方法,可用來辨別你是否犯了這項過失,那就是分析一下你最近剛做完的某一項決定。你到底是選擇了“我真正想要的事物”,而沒有受到旁人的意見左右呢?或者是,你是否總是根據他人的意願來做選擇呢?

第二,總是抱怨運氣不佳而不責備自己

聰明的人會自行創造出各種有利於自己的環境,而不是被一般世俗的環境所影響。拿破侖曾說:“我會設法創造或改造那些對我有影響的環境。”可惜,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未能具備這種力量或雄心。當他們分析“為什麼我在工作崗位上不能有所長進”,或“為什麼我無法達成某一項生意”,或“為什麼我隻能得到很低的評價”,或“為什麼別人節節高升,而自己卻一直停留在管理金字塔的底層”的時候,總是不知不覺地尋找代罪羔羊,使自己陷入虛偽不實的境地。而聰明、強大的男人,則會認真思考如何改善自我,提高自我,進而發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