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理想追求:成功的道路是由得體的目標鋪成的 (4)(2 / 3)

你應該要能夠將你的決定,用很簡單的句子表達出來:“我想要——。”在空格上填入任何你真心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有點像是一個小孩得到媽媽的同意,帶著10塊錢,在糖果店裏,自由選擇任何他想到的糖果。請自由地在空格中填入你的決定,不要給自己任何限製,你唯一需要確定的是: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這就是你立刻想要、一直想要、而且非常想要的事物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請排除所有你曾經自我設定的障礙,並且大膽直接地說:“是的,我全心全意地想要——。”

其次,不要臆測你的夢想。

當你專注於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時,你必須先將你以前所有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放在一邊,切斷你的後路。從現在開始,隻剩下你和你的夢想,你已經不能回頭了。就像你剛靠著一根搖晃的蔓藤越過山穀一樣,現在的你無路可退,你已經站在山穀的另一邊,接下來要麵對的是:你該如何完成你的夢想。

如果你將“如何”完成你的夢想,和“什麼”是你的夢想混為一談,那麼你將永遠一事無成。因為這個“如何”將會一直打擊你,並阻礙“什麼”的完成,最後你將失去嚐試的勇氣,不願意再跨出下一步。

如果你開始臆測你的夢想是否會實現,那麼你將失去追求夢想所需要的動力。

許多人都在等待一個安全的環境,他們希望等所有的綠燈都亮了以後再出門。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一輩子也無法取得驕人的成就。

管理巨匠彼德·杜拉克說:“預言未來的最可靠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所以,在你確定了目標和使命之後,就應該盡快地著手做起來。

不管你想幹好哪一行,這道理都一樣,你應該盡快做起來。如果想成為優秀的作家,就趕緊坐下來寫;要成為成功的商人,就趕緊練習推銷的技巧;想成為傑出的畫家,就趕緊練習畫畫……然而,人們卻往往被一些不良習慣縛住手腳,最終使自己不能前行。他們留戀過去,他們製造借口,他們拖拖拉拉。因此,他們隻能在生活殿堂的邊緣徘徊,而不能在生活殿堂的中心勇敢地留下自己的足跡。所以,為了成功,你需要的不僅僅是空懷美好的夢想,而是執著地去追求、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不斷進取,不斷向更高的山峰挑戰

在多年前的一個頒獎典禮上,一位影星在得獎致詞時說:“我父親生前一直反對我放棄大學的學業。而今,我拿到了這個大獎,總算可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也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我很高興,終於達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標。”

這位影星的說法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不可否認,那確實是個很大的獎。他一輩子都可以用那座獎展示曾經有的光榮。隻是我們應該想到,當他走下台,那光榮也就真成了“曾經有的”。他如果不繼續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那既有的光榮,又算得了什麼?

美國著名影星喬治·斯科特在得到奧斯卡獎通知還沒去領獎時,對記者說:“我得獎之前和之後,還是原來的我。”於是,他去尋找另一個演藝生涯的突破。

現在,當我們回頭找那位“證明自己沒有錯”的男演員時,卻已經在影壇找不到他的蹤跡了——他因為酗酒和吸毒,進了戒毒所。

提到酗酒吸毒,我們可以數數,有多少成名的演員、作家、歌星、甚至政界的人物,在創造人生的巔峰之後,都用毒品和酒精麻醉自己。原因可能是,他無法再突破,又無法承受那些沉重的名譽負擔。

怪不得有人說,諾貝爾獎對許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許多人就被壓得再也難以創作。連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得獎之後都說:“聲譽也很容易成為使才能枯竭凝滯的根源……我希望從所有名譽中擺脫出來,讓我自由。”

對於像川端康成那樣在極大年歲才獲獎的作家而言,一個大獎,使他有終於達到人生目標的放鬆感,也決定在“最美的一刻”隱退,還能令人諒解。但是,如果年紀輕輕,隻因為一個獎的肯定,就認為整個人生的腳步可以停止,則值得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