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國內經營成本高,同行業價格競爭激烈
去年以來,國際油價已暴跌40%,但國內油價雖經曆過16次上下調整,下跌幅度卻隻有百分之十幾。由於我國的航空用油和航空材料都屬於壟斷行業,導致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的運營成本始終處於一個很高的標準,特別是航空用油一直比國際上的價格要高一些,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之內不可能會變動,而且還會根據國際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這就造成我國的航空運輸企業的運營成本比其他國家的要高很多,在相同條件下的競爭當中就會製約我國企業的發展。同時,民營資本隨著國內航空貨運業的準入門檻大幅度降低,也開始進入航空貨運物流領域。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登記注冊的航空貨運物流公司及其銷售代理達1200多家,價格競爭越來越嚴重。以上海航空貨運物流市場為例,國內各大航空貨運公司都在上海投入重兵,該區域擁有強大的航空貨運力,占據了將近40%的全國航空貨運總量。2014年8月中國貨運航空公司在中美航線上報出了最近幾年市場報價的最低紀錄——每公斤17元,而該航線正常的的運輸成本在每公斤23元到24元。因為我們國家航空運輸企業依舊以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為主,目前為止尚未深層次的分析及細化航空運輸的各種市場情況,他們的經營範圍、經營方式、目標群體等都是非常類似的,而且各航空企業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發現其他有力的競爭方式,最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隻能在價格上麵進行比拚。而在民資與外資參與進來之後,價格戰並沒有出現緩解的趨勢,市場競爭反而更加的激烈。這也是對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三)我國航空貨運物流優勢受到其他運輸方式衝擊
汽車、火車運輸這些來自不同運輸方式的競爭,也在無時無刻衝擊著我國航空運輸企業的貨運市場。長久以來,航空運輸企業獨有的高速運送的特點因為高速公路係統與火車運輸的不斷提速,正在一步一步的被追趕。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火車的速度得到了多次的提升,在中長途貨物運輸方式中火車運輸的優勢正在不斷增加。高鐵的時速設計為300-350公裏,民航的飛行時速為900-950公裏,但機場往往遠離市區,而火車站距離市區近且周圍交通網絡密集。此外航空貨運物流運行穩定性差,極易受到客觀因素如天氣、管製、航路等影響,而高鐵運行穩定,規律性強,貨運量大,受惡劣天氣的影響不大。國內著名學者胡華清和彭崢運用對數函數模型,得出航空運輸和高鐵運輸的市場分擔率關係:高鐵在小於750 公裏的運距時,市場優勢明顯;航空運輸在大於1050 公裏的運距時,競爭優勢顯著;而當運距在750公裏到1050公裏時,二者競爭相當激烈。此外,因為航空運輸的方式並不能夠一次性的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最後還是需要用到汽車或火車等運輸方式,這樣的話在運輸過程中增加了貨物損壞或者丟失的幾率。貨運飛機的貨物運輸能力有限,同樣製約了航空運輸業的大規模發展。
(四)國內航空貨運業務遭到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機場搶占
由於我國目前有限的機場服務能力、航班航線結構及總量等因素,我國內陸大量的國際航空貨源由毗鄰我國東南部的香港國際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日本東京的成田機場以及韓國首爾的仁川機場中轉。大量國際航空貨源流失到周邊機場對我國航空運輸業的衝擊是十分明顯的,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3個機場每年搶占的我國航運市場份額都會占到總份額的2/3。譬如全球貨運排名靠前的大韓航空基地——韓國仁川機場,貨運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三、日本第一的日本東京成田機場,通過陸、海、空聯運的一體化方式,將我國運往歐美的大量貨源吸引過去。此外,香港的國際機場,他們為了鞏固亞洲貨運樞紐的領先優勢,正在積極搶占我國內陸的貨運市場,並且已經實施了被稱為“空中橋梁”的內地發展計劃。他們以雄厚的經濟實力成功參股位於杭州的蕭山機場,並且掌握了35%的企業股權,現在他們正和珠海機場洽談租賃事宜,想通過租賃的方式最後達到控股的目的。同步運作的,還有昆明機場的進軍方案,他們還想搶占珠三角甚至長三角地區的航空運輸市場。
三、我國航空貨運物流的應對策略
(一) 加強航空運輸樞紐城市建設,促進航線網絡輪輻式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的航空運輸樞紐城市普遍存在著空域資源不夠,各機場的容量已經達到最大狀態等問題,如果想要大力發展比如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這些貨物運輸中心城市的建設,增強他們在航空貨運方麵的能力。一方麵,必須要政府部門在政策方麵提供更多的扶持,例如航空運輸公司在航空線路方麵的經營權、增加航班的班次和出發時刻等,促進這些中心城市發展為航空貨物運輸的收發、分揀及處理中心。天津市濱海新區、深圳市寶安區、廣州市新白雲區、南京市祿口鎮、杭州市蕭山區、上海市浦東新區等地區現在已經做好規劃並且已經開始建設貨物運輸樞紐或者航空貨物運輸產業園區。大力發展大型物流中心城市的擴建改建工作,而且也要兼顧其他區域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我國的中西部城市,例如可以提高政府對於老少邊窮城市的政策支持、激勵中部城市發展、促進西部城市第二次的大開發工程。另一方麵,要結合每個城市的真正需求,對城市的整體布局進行優化,切實增強他們的保障力度。不斷促成航空運輸中心城市周圍的區域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貨物運輸的樞紐集群,進一步提高機場的運營能力。在航空運輸市場中引進市場經濟中的競爭機製,政府在大方向上進行指導及調控。不斷擴大以航空運輸中心城市為依托的航線網絡輪輻式發展,形成各物流城市明確分工合作,高效率的航空運輸係統,促進幹支線航空區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