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外鋼鐵市場受到衝擊
據墨西哥反映,2014年中國鋼鐵產品對拉美國家出口量達到830萬噸,同比增幅為56%,其中巴西占比25%,墨西哥占比10%,智利占比15%,中美洲占比14%。據此,拉美鋼鐵協會認為,國際鋼鐵產能過剩主要的源頭就是中國,中國以過低的價格參與競爭,以達到把國內過剩的鋼鐵產品傾入國際市場的目的。因此,拉美國家已經針對原產於中國的鋼鐵產品擬定了12項指控。韓國貿易委員會也發布報告,認為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價格持續下滑,導致韓國國內產業市場占有率相對減少,進而發起了針對中國H型鋼材的反傾銷調查。在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地區中,類似於拉美和韓國的情況比比皆是,在國內鋼鐵生產過剩和需求相對不足的背景下,中國便成為了國際鋼鐵產品貿易保護主義的重災區。
三、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脫困之路
(一)壓縮低端產能,轉移產業鏈
麵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和全球鋼鐵市場需求低迷的境況,為使中國鋼鐵行業擺脫困境,一方麵中國鋼鐵行業要壓縮低端產能,主動適應當前的經濟“新常態”;另一方,中國鋼鐵行業應從戰略的高度轉移產業鏈,以緩解當前過剩的產能。2014年11月,河北鋼鐵集團通過與瑞士德高控股集團達成收購協議,成為全球第二大鋼鐵企業和世界最大的鋼鐵貿易與綜合服務商,進而將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資源進行配置和優化,借助德高公司的全球化營銷網絡,延伸鋼鐵產品鏈,準確判斷國際市場需求,提高國際市場占比,最終提高在國際鋼鐵產品市場上的銷售能力、盈利能力,以達到從鋼鐵產品供應商轉變為綜合服務商的目的。
河北鋼鐵的海外收購案例給我們得到一個啟示:轉移產業鏈是一種轉移過剩產能的有效途徑,應該鼓勵國內鋼鐵企業以東南亞、西亞及非洲等地區為重點,在這些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開發礦產資源,投資鋼鐵生產和加工基地,延伸鋼鐵冶煉和加工產業鏈,拓寬鋼鐵產品的貿易平台,進而轉移過剩的產能。
(二)研發高新技術產品,提高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
中國鋼鐵產品的市場競爭長期以來都是以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為主,特別是在國際鋼鐵市場上需求相對不足、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中國鋼鐵企業的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的特征尤為顯著,因此近年來中國鋼鐵產品出口接連遭受到國外進口商的反傾銷投訴。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鋼鐵行業的出口以價格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為主。因此,中國鋼鐵行業隻有通過不斷研發高新技術產品,進而提高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才能從根本上走出行業困境。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鋼鐵生產的工業和裝備相當落後,其中,煉鐵高爐中超過總生產能力三分之一的生產能力是落後的;煉鋼設備中,超過十分之一的轉爐是落後的,大約三分之一的電爐是落後的。這些數據反映出的中國鋼鐵生產和加工的技術落後,嚴重製約著中國鋼鐵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及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所以,中國鋼鐵行業務必要突破技術落後的瓶頸,切實提升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能力。
(三)實施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培育環保型、國際型鋼鐵企業
為提高中國鋼鐵行業的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第一,中國鋼鐵行業應盡快落實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生產製造出滿足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需要的高檔次、高附加值鋼鐵產品;第二,中國鋼鐵企業要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加大環保投入,實現綠色生產,成為環保型企業;第三,中國鋼鐵企業應朝著裝備、工藝、產品、技術、服務“全產業鏈出口”的大方向發展,成為國際型企業。
參考文獻:
[1]董曉.中國鋼鐵產品貿易摩擦效應、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
[2]田暉.中國鋼鐵產品貿易摩擦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學,2010.
[3]陶忠元,李友豐.中美鋼鐵貿易摩擦出口效應研究[J].國際商貿,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