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枚馬掌釘的“蝴蝶效應”(1 / 1)

一枚馬掌釘的“蝴蝶效應”

卷首語

作者:王運啟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此役將決定鎖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戰前,馬夫為國王備馬掌釘。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於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國王要打頭陣,等不及了!”鐵匠隻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現釘子不夠了。請求去找釘子。馬夫道:“上帝,我已經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鐵匠說:“缺少一根釘,也會不牢固的。”“那就將就一下吧,不然,國王會降罪於我的。”結果,國王戰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

戰鬥開始,國王率軍衝鋒陷陣。戰鬥中,意外的不幸發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隻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頭逃竄,潰不成軍。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歎:“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戰馬上!”

戰後,民間傳出一首歌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一個鐵釘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一些看似細節的東西不容忽視,讓人感悟到細節決定成敗的教訓。“蝴蝶效應”是我們都熟悉的理論,現實的經濟活動有時候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一點輕微的晃動就會導致整體係統的崩潰。或許隻是一件產品不合格,就導致了工廠的倒閉,這絕對不是天方夜譚,要求我們要關注每一個細節,才有可能保持最完美的狀態。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能夠認識到小中見大的人一定是有遠見卓識之人,企業對員工注重細節的教育宣導是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關鍵內容,小中見大的累積力量更加強大。員工在工作中的細節行為不到位,同樣會影響企業和員工長久的發展與進步。還有一則鐵釘的故事,也說明了細節的力量。有家公司招聘一位高級主管,在通往洽談室的樓梯拐角處故意放了幾枚生鏽的鐵釘,大家急著到樓上應聘,隻有一位女士彎腰撿起鐵釘放進了邊上的可回收垃圾筒。最後,這位女士得到了職位。

小小的鐵釘,見微知著,小中見大折射出人的品質。有的人根本就沒看見鐵釘,便抬腳跨過;有的人看到了鐵釘,但他想別人會撿起來,於是視若無睹;有的人認為應聘更重要,等回來再撿也不遲;還有的人,就如這位女士,事不宜遲地馬上彎腰撿起並妥善處理。管理專家把上述人員劃分為渾渾噩噩型、敷衍自私型、消極推脫型和積極負責型。第四類人員具備了“問題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和“時間意識”,這樣的人才是企業殷切想得到的人才。鬆下幸之助曾說:“無視細節的企業,它的發展必定在粗糙的礫石中停滯。”精細化管理時代已經到來,唯有重視細節,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才是力爭完美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