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街上,由東往西來了五六個年輕人,拖一輛板車,在盧府大院門前停下腳步,將一對大門卸下就往板車上擱。正在門口等人的一個老婦見了,忙上前問話,“你們……這是幹什麼?”

年輕人回答,“紅專大學的,食堂裏缺柴火,上邊叫我們過來的。”

問話的老婦是盧翰林家的後人盧奶奶,一聽這話,立馬和年輕人理論起來,“紅專大學食堂缺柴火,也不該到這兒來卸大門啊,這可是院子裏二十來戶人家早晚的一個關攔。”

“我們也不知道。”看上去像是領頭的那個學員一邊說一邊揮手讓他的同伴走人。

盧奶奶伸手握住車把,高低不依,街對麵有人也發了話,“這可不妥!學校缺柴火,怎能隨便卸民宅家院的大門用?”

領頭的學員循著聲音轉身,身著長衫,童顏鶴發的一個老人正站在自己身後,見他一把長長的胡須在胸前飄動,心裏便有了幾分敬重,“老先生,這件事,不是我們自作主張,是領導……”

“這事情沒半點道理,做不得的。”說話的這位老人名叫黃繼民,天則居私塾原先的坐館先生,他站出來這麼一說,幾個年輕人都發了愣。

說話的當兒,盧府大院門前又有人拉來了四五輛板車,七八個年輕男女,風風火火地忙著將車上的家什朝地上卸,一邊忙著一邊問身旁的一個中年漢子:“楊師傅,往哪個門裏搬?”

“不著急,不著急,等我家老的,還有幾個小朋友過來,我們一起往裏搬。”答話的漢子,身材高挑,額上雖有些謝頂,但生得堂堂正正,見大門前站了一些人正在理論,內中有兩個年輕人有些眼熟,趨步向前問了一聲,“你們這幾位是紅專大學的吧?”

紅專大學的學員,認識這個給他們上過實習課的人,停下手來和他打起了招呼:“楊師傅,你在搬家?”

“是啊,玉帶河那邊不正準備拆遷嘛。”

黃繼民一看,眼前這位楊師傅是自己原本熟識的一個人,上前一步,“恭清兄弟,今天湊巧,不曾想到在這街頭之上和你碰麵。紅專大學缺柴火,這幾個少年人今兒到這邊卸大門來了,盧奶奶不依,正跟他們打著交道呢。”

看著眼前的情勢,這位楊師傅也有些納悶,好端端的一副大門,怎麼說要拉去當柴火就拉了?想了一想,客氣地向領頭的學員開了口:“跟你們商量,這兩扇門今天就不要動了,改天我去和總務處說一聲,行不行?”

“這位師傅說得在理,你們聽他的吧。”圍觀的人群中又有人發話,說話的也是個上了年紀的,穿一套整潔的中山裝,頭發雖已花白,人卻很有精神,看模樣像是個教師。剛才一陣子,他一直在旁邊看著,這會兒也站出來表了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