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烈火長歌,鐵血史冊(1 / 2)

一、

過去了,都過去了。那個金戈鐵馬,氣吞萬裏的激情時代。

過去了,都過去了。那個人心拚掙,汙濁不堪的艱難時代。

過去了,都過去了。那個華彩飛揚,書生美人的浪漫時代。

都過去了。

千餘年而後回首,才見證漢武榮光,這位曆史上空前絕後的帝王,他率領著漢民族,在慘烈的民族生存空間爭奪戰中,為我們贏得了勝利。

漢武帝,他無可爭議的,可列為千古一帝。

沒有人能夠在他之上,縱然是秦始皇,也隻能望洋興歎,望塵莫及。

二、

說到底,始皇帝之威,不過是逞一人之淫樂,敲剝天下之骨髓而已。當然始皇時代的郡縣製,成為了古中國一統的製度依據。但麵對塞外莽原之上,躍馬彎弓而來的遊牧者,始皇帝是束手無策的。

而奪得始皇天下的漢高祖劉邦,遭遇更是悲慘。他在率師遠征匈奴的途中,被困於白登道,險些不能生還。

此後,漢王朝為匈奴勢力所壓製,曆經文帝景帝,始終抬不起頭來,甚至說麵臨著亡國滅種之危,也沒多少誇大。

漢武帝出,力掃匈奴,廊擴周邊。

這位空前偉大的帝王,為我們漢民族,贏得了百代千秋的生存空間。

但代價,又是何等慘烈。

三、

漢武帝這個人,在曆史上真的是獨一無二。想要找到個堪可與他比肩的人,還真不容易。

幸好,西方的馬基雅維利,有一部《君主論》,此書被譽為西方之厚黑學,極盡了其能地刻畫君王智慧。

按馬基雅維利的觀點——或是曆史與現實本身,我們被告之,君主的成就,與道德是絲毫不沾邊的。

漢武帝正是位遊走到道德之外的絕世帝王,大權在握,生殺予奪,他才不跟道德一般見識。他能夠率領漢民族擊敗匈奴,正是出於這種……無法述諸於道德評價的智慧。

之所以無法述諸道德評價,隻是因為帝王麵對戰爭之時,起到的是調配社會資源的作用。而西漢時代的生產力是何等的低下,將資源轉向戰事,就意味著對民眾生存資源的殘酷剝奪。也隻有漢武帝,能夠冷酷無情地擔負起曆史重擔,寧不惜讓自己淪為天下之惡,也要完成這樁功業。而他的父親漢景帝、爺爺漢文帝,以及祖爺爺漢高祖劉邦,是不具有承擔此任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隻有漢武帝,他有這種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他,才能夠完成這樁偉大功業。

而這功業本身,也把他拖入到了人性的暗惡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