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最後的瘋狂(2 / 3)

勝負已分

關悅想到的好辦法就是用微波熱感槍來對付外麵的敵人。還記得這把槍嗎?在直升機上當其他隊員都在挑選重型武器的時候,唯獨關悅選擇一把微波熱感槍。當時火驢還在笑關悅是個婦人之仁,可是沒想到現在就是這把槍發揮威力的時候了。

熱感槍不是靠子彈殺傷敵人的,也不是靠爆炸的威力摧毀目標,而是靠瞬間產生的巨大的熱量來使敵人崩潰。它既不像其他武器那樣會產生巨大的聲音,也不會看到它的蹤影,所以是無聲無影的殺手。

關悅將熱感槍伸出圓孔對準紅狼,自言自語道:“讓你們嚐嚐微波武器的厲害。”她扣動扳機,槍口並沒有看到有任何東西發射出去,但是紅狼已經被擊中了。

紅狼突然感覺到身體灼熱無比,緊接著全身的肌肉開始抖動起來,癱瘓在原地不能走動了。

“紅狼你怎麼了?”青刺不知道為什麼紅狼突然變成了這樣。

“啊!”白狐突然一聲慘叫,身體也開始抖動起來。

青刺徹底傻了,既沒有子彈又沒有爆炸聲,紅狼和白狐為什麼像被武器擊中了一樣呢?難道敵人使用了什麼鮮為人知的新武器。

青刺已經沒有時間來想明白這件事情了,因為他也感覺到渾身灼熱,瞬間身體就不聽從大腦的支配了。

這便是熱感槍的威力,它發射的是一種微波,也就是波長位於1毫米至1米之間的高頻電磁波。這種微波具有傳播速度快、穿透力強的特點。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微波爐,能穿透瓷碗在很短的時間內將食物加熱。

“快出去,敵人已經被製服了。”關悅大喊著衝了出去

其他人緊隨其後,當火驢背著火箭筒剛剛跑出來的時候,轟的一聲巨響,藍軍指揮部裏的定時炸彈爆炸了。

隊員們趴在地上,當衝擊波過後每個人的身上都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灰。從地上爬起來,火驢正好看到紅狼、青刺和白狐躺在地上瑟瑟發抖。

“他們這是怎麼了?是不是犯了癲癇病?”火驢問道。

關悅拿出自己的熱感槍在火驢麵前晃了晃,“這些家夥是被我的熱感槍撂倒的。”

“乖乖!沒想到今天被一個女生給救了,真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了。”火驢開玩笑地說。

“別廢話了,趕緊動手把這幾個家夥綁起來,用不了幾分鍾他們就恢複正常了。”關悅朝火驢喊道。

熱感槍是一種非致命武器,它的作用時間很短,一般隻需幾分鍾痛感便會慢慢消失。所以隊員們要抓緊時間將敵人徹底降服。

當紅狼、青刺和白狐恢複正常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繩子綁在了樹上。他們望著被炸毀的指揮部望天長歎,真是輸得太窩囊了。

前線的炮火在不斷向後方延伸,藍軍已經沒有招架之力,撤退如潰堤之水。紅軍的空降兵從運輸機上跳傘而下,一朵朵白色的花兒飄蕩在空中。很快,地麵上就落滿了數不清的紅軍傘兵。

藍軍的指揮中心被徹底包圍了,他們已經無力回天,這場紅藍對抗的軍事演習勝負已分。

三天後,在軍事演習的表彰大會上,少年特戰隊的胸前掛上了金光閃閃的軍功章。預告:《少年特戰隊12:空降神兵》

空降部隊進行新兵訓練,少年特戰隊被派往擔任教官。他們采用別出心裁的訓練方法讓新兵克服了心理障礙,勇敢地從天而降。

一天半夜,緊急的哨聲將大家從睡夢中驚醒。部隊馬上進入飛機,向遠在南方的某軍用機場飛去。

少年特戰隊又要接受什麼艱巨的任務呢?跟隨這些“空降神兵”一起去看看吧!

附贈:特別空勤團(SAS)手冊

英國特別空勤團(SAS)成立於二戰時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特種部隊之一。特別空勤團的座右銘是“勇者必勝”,在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中,正如其座右銘所說的一樣,特別空勤團麵對每一場艱巨的任務,從未退縮過。無論是二戰的反納粹戰爭,還是戰後的鎮壓殖民地解放戰爭,乃至近年來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高技術局部戰爭,特別空勤團都以勇者無畏和智者無敵的特戰精神,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漂亮仗。

一、 特別空勤團的發展簡史

特別空勤團的前身L支隊組建於1941年。成立這支部隊的目的是為了破壞軸心國在北非的通信和運輸線。L支隊穿過德軍南側的沙漠,繞到敵人的後方,炸毀了敵軍數百輛停在機場上的飛機,燒毀軍用物資,切斷通訊線路,破壞基礎設施,用很小的代價換來了巨大的戰果。

到1942年時,L支隊已發展至390人,被重新命名為第一特別空勤團。在幾經重組和擴大後,盟軍特別空勤旅於1944年成立,它包括兩個英國特空團(第一和第二團),兩個法國特空團(第三和第四團),一個比利時特空團(第五團)和一個通訊連。

1944年6月,盟軍開始大舉反攻後,特空部隊被空投到法國。在敵占區,他們與當地的抵抗組織一起,為盟軍的轟炸行動提供目標情報並接應進攻部隊。法國解放後,特別空勤團回到英國,任務改成為盟軍進攻德國實施偵察。後來,特別空勤團又被派到挪威,協助遣散已宣布投降的德軍。

1945年,隨著戰爭結束,特別空勤旅被暫時解散。但兩年後,英國又重新組建了屬於本土的第21特別空勤團。特別空勤團這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番號這才得以幸存。

1948年,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生了武裝暴動。當地遊擊隊神出鬼沒,憑借有利地形屢屢挫敗當局的圍剿,令統治者傷透了腦筋。曾擔任過二戰時期特別空勤團指揮官的邁克·克萊弗爾特少校,建議當局組建特種部隊深入叢林去剿滅遊擊隊,他的主張被采納。由他親自掛帥的這支特種部隊被命名為“馬來亞偵察分隊”,並於1951年12月被正式授予第22特別空勤團的番號。

20世紀50年代末,馬來西亞的遊擊活動被有效遏製了,特別空勤團似乎又將麵臨被解散的結局。可是1958年阿曼等地爆發的起義,使特別空勤團的命運再次出現轉機,它很快證明自己不僅擅長叢林作戰,而且在其他的環境中也同樣威力無比。英政府開始意識到這支高度靈活、高度隱蔽的部隊潛力巨大,它的作用是別的部隊難以替代的,因而決定將特別空勤團永久地納入英軍正規部隊的戰鬥序列中。

在此以後特別空勤團更加賣力,在20世紀60~70年代初這段時間裏四處出擊,先後出征婆羅洲、亞丁等地,竭力維係已處在風雨飄搖中的英帝國殖民統治。毋庸置疑,特別空勤團幾次得手並不能阻擋住民族解放運動的洪流,但他們在無數次實戰中磨煉出的軍事功夫不能不令世人折服。

1980年的伊朗使者人質解救行動,使特別空勤團名聲大噪,從此特別空勤團似乎要定型於他們反恐怖的角色。但1982年英阿戰爭的爆發,使特別空勤團再次回歸到一線戰場。在英阿戰爭後,特別空勤團又先後參加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等多次局部戰爭。

二、 特別空勤團的入選與訓練

特別空勤團的申請者大多來自傘兵部隊和輕步兵部隊,他們本身已經具備了很好的軍事素質。在申請得到批準之後,所有的候選人員都集中到海瑞福德,在這裏他們將接受全麵徹底的身體檢查,並且進行體能測試。

首先,是為期3周基本的選拔程序。在訓練第一周,大多數時間都用來進行地圖和地麵測向訓練。特別空勤團出於安全考慮,要求隊員們不允許在圖上做任何標記,地圖必須自始至終按原樣攜帶。因為在戰場上地圖上如有標記,很可能向敵人泄露行動的具體地點。在第一周裏隊員們還將進行一些攀登和行軍練習,這些不過是整個訓練過程的熱身運動。

在第二周裏,訓練的節奏明顯加快,行軍背負的重量開始加重,距離開始加遠,而且每天候選隊員們要在山上度過的時間也更長了。跟不上這一節奏的候選隊員將被淘汰。第二周的訓練課程一般從清晨4時就開始,要到深夜才能結束,這樣算下來,他們一天隻能夠睡上三四個小時。

選拔程序中的第三周又被稱作是“測驗周”。這時候,剩下的候選隊員已比開始時少了一半。在測驗周裏,隊員們在長途行軍過程中要背著武裝背包、槍支以及衣物,光著上身渡河,而山道行軍則要求他們全副武裝在規定時間內山上山下往返跑3趟,這的確要求驚人的耐力。難上加難的是,在這一訓練中每個人均是單獨行動,在沒有隊友支持的情況下,他們要獨自應付出現的任何困難。接下來還有更嚴酷的耐力行軍,這無疑又是一道鬼門關。幾乎已筋疲力盡的候選隊員們在最後的耐力行軍中要背負25公斤重的武裝背包,在惡劣的路麵條件下完成63公裏的行軍,規定時限為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