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D 打印技術在製造業應用上的前景
隨著3D 打印這個“個人製造”行業的興起,在個人消費領域,3D打印行業預計仍會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有助於拉動個人使用的桌麵3D打印設備的需求;同時也會促進上遊打印材料的消費。
在工業消費領域,由於3D打印金屬材料的不斷發展,以及金屬本身在工業製造中的廣泛應用。我們預計,以激光金屬燒結為主要成型技術的3D打印設備,將會在未來工業領域的應用中,獲得相對較快的發展。中短期內,這一領域的應用仍會集中在產品設計和工具製造環節。
產業鏈上的專業分工會進一步深化。現階段,主要的3D打印企業一般以材料供應,設備製造和打印服務的綜合形式存在。這是由產業發展初期技術推廣和市場規模的限製所致。長期來看,產業鏈的各環節會產生專業化的分離:專業材料供應商和打印企業會出現,產品設計服務會獨立或向下遊消費企業轉移。3D打印有望轉化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具平台。
國內3D打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工業應用,還是個人消費領域都存在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於工業領域而言,國內在激光熔覆方麵的技術具有一定優勢,這有助於在以激光燒結為成型技術的3D打印設備製造和打印服務領域進行發展。對於個人消費領域,應用的推廣速度取決於對於3D打印這一技術認知的提高,以及相關輔助平台,如軟件設計,製作文件庫的發展。
綜合上述特點趨勢,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整個3D打印產業鏈都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就未來的長期的需求增長而言,我們相對看好上遊打印材料和個人3D打印設備的製造企業。就前者而言,在通用化的技術標準不斷推廣的基礎上,專業化的材料供應企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從個人消費到工業製造,無論是哪個領域引來快速增長,對於耗材的需求都必不可少。
而在早期,技術應用推廣的起步階段,3D打印服務企業無疑會較快地帶來收益。因為應用推廣期間,本質上是一個市場創造的過程。下遊企業出於風險的考慮,不會貿然采購設備,改變已有的製造流程。因此,需要專業的3D打印服務商提供服務,除了產品的直接打印製造之外,還包括CAD模型輔助設計服務,模具開發製造等。
根據WohlersAssociates在2011-2012年的調查顯示:現階段,下遊打印服務商安裝最多的是基於立體平板印刷(SL)技術的3D打印設備,占比高達40%。作為最早成形的3D打印技術,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在情理之中。同時,技術發展相對較晚,以金屬為材料的激光打印設備,占比已經接近20%。
此外,在WohlersAssociates的調查中還顯示,打印服務商未來最想購買的3D打印設備中,以金屬為材料的激光打印設備,所占比例居第一位,20.3%。這說明,下遊服務商可能更加看好這一技術工藝在下遊行業中的應用和發展。相應地,有望對推動激光打印設備和金屬打印材料的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伍倪燕,廖璘誌,傅貴興,王渝平. 3D打印技術對模具製造技術的影響分析[J]. 模具製造,2014,10:86-88.
[2]郭傑. 基於專利數據倉庫理論的四川3D打印製造業研究[D].西華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