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鍋爐機組燃燒調節方式及意義(2 / 2)

有時由煤粉倉死角處煤粉的堆積或煤粉自流等原因將給個別給粉機的給粉量調節帶來一定的困難。此時,對 來粉量的調節將是一個細致而麻煩的工作。這就需要反複的開、停給粉機,或開關給粉機下粉擋板,用木錘敲打、振動給粉機上部空間,促使煤粉倉內沉積的煤粉進行流動或迫使流動較大的煤粉沉積下來。這種調節操作較為笨拙、繁重,但能達到調節要求。

3.燃油量的調節

燃油量的調節方法與燃油係統的型式和油噴嘴的霧化方式有關。對於油量的調節目前的燃油鍋爐一般采用的是利用進油或回油進行調節的係統。

采用進油調節係統的調節方法是:當負荷變化時,通常利用改變進油壓力來達到改變進油量的目的。當負荷降低較大時,則需大幅度降低進油壓力,以便減少進油量。這樣就會因油的壓力低而影響進油的霧化質量。在這種情況下不可以盲目降低油壓,而需采取停用部分油嘴的方法來滿足降低負荷的需要。

采用回油進行調節的係統則是控製回油量來調節進入爐膛的油量,其回油形式有內回油和外回油兩種。內回油係統對負荷的適應性較強,能適應70%的負荷變化。但是,再低負荷時,由於噴嘴處軸向流速降低而切向速度不變,造成霧化角相應的變大,容易導致噴燃器擴孔處結渣或燒壞。外回油係統雖然負荷變化時霧化角可基本不變,但低負荷霧化質量將會下降,而且這種噴嘴加工要求較高,故目前國內很少采用。

4.鍋爐風量的調節

當外界負荷變化需要調節鍋爐出力時,隨著燃料量的改變,對鍋爐的風量也需做相應的調解。

在實際運行中,從運行的經濟方麵來看,在一定的範圍內,隨著爐內過剩空氣係數的增加,可以改變燃料與空氣的接觸和混合,有利於完全燃燒,使化學未完全燃燒損失和機械未完全燃燒損失降低。但是,當過剩空氣係數過大時,則爐膛溫度的降低和燃燒時間的縮短(由於煙氣流速加快),可能使不完全燃燒損失反而有所增加。而排煙帶走的熱損失則總是隨著過剩空氣係數的增大而增加,所以當過剩空氣過大時,總的熱損失就要增加。-

此外,隨著爐內過剩空氣係數的增大,使煙氣容積也相應增大,煙氣流速也提高,因而使送、引風機的耗電量也增加。

從鍋爐的安全方麵來看,若爐內過剩空氣係數過小,則會使燃料燃燒不完全,造成煙氣中含有較多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降低了灰分的溶點因而引起水冷壁結渣。這將會導致鍋爐運行惡化,嚴重時會被迫停爐。在燃油鍋爐中若風量不足,將會引起二次燃燒。

由於飛灰對受熱麵的磨損量與煙氣流速三次方成正比,所以當過剩空氣係數過大時,將使受熱麵管子和引風機葉片的磨損加劇,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過剩空氣係數增大時,由於過剩氧量的相應增加,將使燃料中的硫分易於形成三氧化硫,煙氣露點溫度響應提高,從而使尾部煙道的空氣預熱器遭到腐蝕。

總之,風量過大或過小都會給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帶來不良的影響。

鍋爐的風量控製是通過送風機進口導向擋板調節的。經調節後送風機送出的風量,經過一、二次風的配合調節才能更好的滿足燃燒的需求。一、二次風的風量分配應根據它們所起的作用進行調節。一次風量應滿足進入爐膛風粉混合物揮發分燃燒及固體焦碳質點的氧化需要。

二次風量不僅滿足燃燒的需要,而且補充一次風末段空氣量不足,更重要的是使二次風能與剛剛進入爐膛的可燃物混合,這需要有較高的二次風風速,以便在高溫火焰中起到攪拌混合的作用。混合得越好,則燃燒得越快越完全。

一、二次風還可調節由於煤粉管道或噴燃器的阻力不同而造成的各噴燃器風量的偏差,以及由於煤粉管道或噴燃器中燃料濃度偏差所需求的風量。此外,爐膛內火焰的偏斜、煙氣溫度的偏差,火焰中心的位置等均需利用風量的調節加以調整。

5. 小結

鍋爐正常運行時,能否保持鍋爐運行參數(汽壓、汽溫、水位)的穩定,對鍋爐運行的安全性、經濟性影響很大。在運行中要想保持汽壓、汽溫和水位的穩定,須進行必要的調整操作。為了完成這些任務,運行人員須監視和控製鍋爐的汽壓、汽溫、水位、汽水質量和燃燒情況,保證機組的安全、可靠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