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我選擇的濕度合適的黏土均勻的塗在了原木上麵,用手抹勻這些黏土的厚度。
之後用木片將黏土的邊緣畫上記號,把多餘的部分全部切掉。
這樣一來瓦片的造型也就基本製作完成了,隻不過是還沒有被風幹,還不能用手拿起來,就讓它們留在原木上麵等待風幹。
此時野來和幾個女孩子全都站在我的身後觀看著我的製作過程,畢竟建造一個房子這麼大的工程依靠我一個人是不可能的。
很快身後的幾個女孩子都學會了製作瓦片的技術,我在其他幾棵原木上麵也都製作了記號,方便幾個女孩子幫我擺放黏土。
這兩間屋子大概需要一千多片瓦片,瓦片製作過程可是比磚塊的製作速度要慢得多,我估計至少還要好幾天才能將所需要的瓦片製作出來。
我和野來,帶著幾個女孩子夜以繼日的擺放著這些瓦片,終於按照之前的計劃完成了瓦片的製作。
這些瓦胚子製作完成還不是最終的目的,我需要將它們像燒製陶器一樣全部烤幹。
我按照之前建造灶台一樣建造了一個小型的陶窯。
我和野來將之前擺放好的瓦片取下來放進了瓦窯裏麵,擺滿了之後,在瓦窯中央升起了火焰。
整個瓦窯內部開始變得通紅,我將這些瓦片全部燒製完成之後,等待這些瓦片自然冷卻之後才把它們從陶窯裏麵拿了出來。
用這種陶窯製作的瓦片雖然是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貴在質量好,我們所需要的瓦片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
我將瓦片拿在手裏麵仔細看了看,這些瓦片的外表看起來十分的光滑,並且強隊絕對也是不錯的。
我把接下來製作瓦片的過程全部交給了野來和幾個女孩子們,雖然野來是第一次接觸這些東西,但是不得不說他的適應能力真的十分的強。
這樣就更加讓我堅定了帶著野來回到我們的人類社會的想法。
我特意給我們建造瓦房的地方選好了址,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地基。
雖然我們打算建造的屋子並不是很高,但是這裏的地理環境並不是很好,所以我需要讓這個房子十分的堅固。
而且這種屋子和那種草屋子絕對不一樣,草屋子就算是坍塌了,人被砸一下也沒什麼大事兒,但是這種磚房子一旦被砸一下可就操蛋了。
因為我們的技術和設備都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我們的地基隻能用磚頭做基石。
我設計的房子打算是坐北朝南,這樣的話采光會更加好,在這種地方,房子裏麵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潮濕。
之後在南北都留出來窗戶的餘地,這樣的話通風也不是問題了,門就留在房間的東側,畢竟紫氣東來嘛,也算是留下一個吉利的預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我們房子的地基也一步步的完成了,因為固定磚塊並沒有水泥,所以我隻能選擇黏土。
多虧這個地方的黏土的粘度還是比較大的,不然的話我簡直就是給搭建建造了一個大型棺材,我用這些黏土砌牆的效果也並沒有比水泥差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