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卷 第五章 學生會和社團:校園裏的圍城(1 / 1)

深造卷 第五章 學生會和社團:校園裏的圍城

學生會和社團,其實就像圍城。外麵的人想進去,裏麵的人想出來。

學生會,分為校團委、校學生會(簡稱學團),院團委、院學生會。社團,包括學校各種協會、社團等組織。學生會和社團從屬於學校。二者的區別在於,學團是“官方機構”,社團是“民辦團體”。學生會、團委是學辦下設的部門,而社團大多由學生自主創設。所以,學團活動可獲得學校的撥款資助,而社團活動主要靠學生自籌款項。就發展軌跡,學團和社團類似,大一競選幹事;大二競選副部或正部;大三競選秘書長、副主席(副會長)、主席(會長);大四退出。

一、加入的好處

1、提高綜合能力

作為學團或社團幹部,在團隊裏通過組織策劃不同的活動,對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較為顯著的。組織策劃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應急應變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這些公務員麵試和企業麵試所要求的素質能力,均能在學團或社團中獲得鍛煉和提高。

2、對求職有利

在校園招聘會中,大多企業都會親睞學生幹部。在簡曆篩選環節,學生幹部往往被優先考慮;在麵試環節,學生幹部會被優先錄用。此外,公務員考試的某些職位還會要求考生具有學生幹部經驗。

3、優先評優和獎學金

有些學校,在評優和獎學金方麵,會賦予學生幹部優先的權利。優秀學生幹部、優秀黨員、優秀團員的評選,學生幹部具有一定的優勢。此外,學生幹部和院係領導、老師接觸較多,在信息方麵具有天然的優勢。

二、如何選擇?

新生入校後,麵對豐富多彩的學團和社團,可能一時不知做何種選擇。學團幹部、社團幹部、班級幹部,三者各有利弊。就學團來說,晉升難、做事多,占用的時間多;就社團來說,晉升易、做事少,占用的時間少;就班級來說,瑣事多、雜事多,占據的時間多。

我們認為,選擇要根據自身能力和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團的鍛煉最大,能拓展交際圈,能得到較好的鍛煉;社團的鍛煉次之,接觸老師比較少,能得到一定的鍛煉;班幹部鍛煉不大,但能接觸到輔導員,能為本班同學服務,在獎學金和入黨方麵會得到優先照顧。所以,如何選擇,還得結合個人意願,看你在乎什麼。當然,學有餘力的人,通常在擔任班幹部的同時,兼任學團或社團的幹部。

三、如何平衡?

成為學生幹部,意味著要付出較多的時間。所以,如何平衡二者的衝突,是每位新生應當思考的。

1、擔任班幹部兼任學團或社團幹部,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單純從事學團和社團工作,容易和班級脫鉤。要增強在班裏的話語權,獲得輔導員認可,還得在班裏謀求個為老師同學服務的職位。

2、要爭取往上走,成為主要負責人之一,越往高處走,得到的鍛煉將會越大。此外,該退的時候要退,不要耽誤學業和求職。

3、高校裏學團和社團眾多,要學會理性分析,不要盲目選擇,否則可能隻是交錢後成為會員而已。

4、多利用學生工作的圈子,接觸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多向本專業的學長了解就業狀況和大體去向,利用這個平台多學習,以獲得更全麵的資訊。

5、成績永遠是第一位的,這點要心中有數。你要知道,你花錢是來讀書,而不是來做事的。能力要鍛煉,成績也不能落下,要協調好二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