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卷 第二章 保研:清華是怎樣煉成的
大學裏,在高年級流行著一句話:“保研的,過的是豬的生活;找工作的,過的是狗的生活;而考研的,則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這話也許不夠全麵,但至少說明了不同選擇意味著不同生活狀態。
一、什麼是你的選擇
保研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步步為營。要想在大四過上豬一般的生活,必定是之前三年鮮為人知的默默無聞和如履薄冰。
<一>分數:大學生的命根?
如果選擇保研,那麼是的,成績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也許早在大一就要隱隱有這樣一個意識——認真對待期末的每一場考試。一旦選擇了保研這條路,那你對期末考試的要求就不僅僅是停留在及格或優秀。我們年級共有七百餘人,我們這一屆前四名的平均成績都在89分以上,並且個人之間的分數差距很小,有的隻有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差別。
<二>也談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很多經驗交流,看的其實是講述者的個人氣質,而不在於他們所說的具體的學習方法。不要迷信所謂的經驗交流會,更不要迷信虛長自己幾歲的師兄師姐。“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水,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其實冰心的這首小詩說的不僅是旁人,還有成功者自己。成功後,連他們自己都選擇性失憶,忘記了黎明前的迷茫和忐忑,而隻記得天亮後的曙光原來不過如此平常。
我的學習方法,杜撰了十六個字大致概括成:草草預習,課上醒醒,快快複習,考前背背。預習大概知道老師要講些什麼就行,能想想相關的現實問題、產生點疑問最好不過;課堂效率不言而喻,以一當十,事半功倍;課後趁著記憶還在,趕緊補補漏掉的筆記,能用自己的思路、按自己的理解組織下筆記那絕對是上策;前麵這麼著下來,不用占用太多課外時間,考前其實挺輕鬆,考前一個月狂背,背完了基本也就能理出學科體係,重難點也大致有個數了,能從消息靈通的朋友那兒分享點考試信息那可是如虎添翼。
其實剛上大學那會兒我就開始思考大學和高中的區別,也慢慢悟出來,我們不過是一群生活在體製下的人,高中的路我們無法選擇,都是別人幫我們設定好了的,唯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反抗就要被淘汰。大學卻有很多種選擇,每個人成功的定義都可以不一樣。學習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怎麼學,學什麼,用什麼來衡量,卻因人而異。
大學裏,成績仍然被用來衡量我們的水平。但要想取得高分卻容易得多。高中注重日積月累,最後漸臻佳境,平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靠投機取巧取得好成績幾乎不可能。但大學裏平日循規蹈矩,上課不遲到、課上一字不落地記筆記、課後找習題做,或許在理工科還行得通,但就我們法學學科,甚至整個人文社科類學科而言,這類同學的成績常常不盡如人意,屬於那種中等偏上,卻往往得不到高分的人。大學的期末考試,在平時積累的基礎上更看重的是高效突擊,輔之以靈通的考試信息。而高效突擊其實衡量的是一個人的學習方法,所以我認為大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對整個製度庖丁解牛,最終俯瞰製度全貌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三>任什麼都不能犧牲你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覺得大學四年整天捧著教科書啃的人,即使啃得再爛,都是有些悲哀的——這種人是製度下的佼佼者,也是整個製度的奴隸,他們的代價是自己一生中最美的四年,是似水流年的青春。他們有自己的成功,有著驚人的決心和毅力,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這些年,我是個勤奮的人,但不是啃書本的人。我的勤奮在於整日泡在圖書館裏看各種各樣的課外書,在上大學之前不愛看書,上了大學這倒成了我的潛力了,看什麼都覺得有意思,樂此不疲。我的勤奮還在於總不讓自己閑下來,當團支書,進學生會,參加社團,加校報,做誌願者,做科研項目,做公益事業……大學生該做的事裏麵,除了考試不及格外,我基本上都經曆過了。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可以不一樣,這四年圖個什麼呢,不就是回想起這段歲月時能夠不心虛嘛。如果選擇保研,千萬不要走上另一個極端,分數很重要,但永遠不會是你生活的全部,畢竟這四年是你人生中最美的時光。
二、校內推免名額
各校在選拔條件上大同小異,但無一例外地重視平時成績,特別是專業成績。免推名額,總是由成績決定。
<一>校內選拔的意義
校內選拔的意義會因為學校,甚至專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學校無需經過校內繁複的選拔程序,隻需三年下來的裸分排名或綜合排名達到一定的要求即可拿到本校的推免資格。而更多的學校,校內選拔程序也會分為遞交申請材料、筆試、麵試階段。這需要通過輔導員或者往屆的師兄師姐及時了解信息。
拿到學校的推薦名額,有的學校隻能申請保本校,不少學校為了防止人才流失,也會想出不少辦法降低申請外校的名額或者增加申請外校的風險。但更多的學校在這一方麵還是抱比較開明的態度,拿到學校的保研資格後,可以在對自己能力和未來規劃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選擇申請外校或留在本校。
<二>校內選拔的程序
以我們學校為例,校內選拔分為遞交申請材料、筆試、麵試三個階段。
(一)資格審查
需要審查最基本的申請條件是否符合:
1、三門專業主幹課(法理、民法、刑法)分別達到80分以上。
2、必修課及專業選修課平均績點在3。0以上。
3、英語四學期平均分高於80分。
4、學年論文達85分。
5、必修、專業限選、公共選修課中均沒有不及格課程。
在上述基本條件同時達標的前提下,按照之前三年必修課以及專業選修課的成績排名,這就是我們三年的裸分成績。
(二)加分項目
1、入圍名單
在此基礎上,各校會有不同的加分政策,比如校級以上獎項、發表論文數、主持實踐項目獲獎情況等,用裸分成績加上加分,得到的就是我們這三年的綜合排名。據此,按照該年免試研究生的推薦名額進行一定比例篩選,確定入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