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其他著名湖泊

引言

歐洲湖泊眾多,但分布很不均勻,主要分布在北部和阿爾卑斯地區。在歐洲的湖泊中,以冰川成因的湖泊數量最多,所占麵積也最大,它們的分布範圍,除上述幾個比較集中的地區外,在不列顛群島、比利牛斯山等地也有,但數量較少。此外,歐洲還有一些其他成因的湖泊,如石灰岩地區的喀斯特漏鬥湖,沿海的潟湖,火山口的火口湖,以及河穀中的牛軛湖等等。

在氣候寒冷、大部分為冰雪覆蓋的南極洲,也同樣有河流和湖泊的存在,隻是存在的形式較奇特,發生和演變的規律獨具特色而已。南極洲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沿海“綠洲”裏,有的處在冰層和岩石之間。

39.歐洲最大的湖泊——拉多加湖

拉多加湖小檔案

地理位置:列寧格勒州邊境的卡累利阿共和國和俄羅斯西北部,靠近芬蘭邊境。

麵積:17700平方千米。

水深:51米。

特點:歐洲最大的湖泊和世界第15大湖泊。

形成原因:拉多加湖是涅瓦河-波羅的海和波羅的海-白海水路運輸係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拉多加湖是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卡累利阿共和國和列寧格勒州的淡水湖,也是歐洲最大的湖泊和世界第15大湖泊。

豐富的生態資源

拉多加湖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卡累利阿共和國和列寧格勒州之間,是歐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15大湖泊。拉多加湖有在聖彼得堡的支流涅瓦河,最後流入芬蘭灣(波羅的海的一部分)。拉多加湖約有島嶼660座,是俄羅斯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湖泊。整個湖的麵積為1.77萬平方千米,南北兩岸相距219千米,平均寬3千米,平均深度為51米,最大深度230米,集水區麵積27.6萬平方千米,水體體積908立方千米。除了著名的維拉姆島外,大部分小島處於西北部。歐洲最大的淡水湖,舊稱涅瓦湖。在俄羅斯歐洲部分西北部,在聖彼得堡以東約40千米,海拔5米。

拉多加湖湖長219千米,平均寬83千米,麵積1.8萬平方千米。湖水南淺北深,平均深51米,北部最深處230米,湖水容積908立方千米。北岸大多高岩岸,有許多深切的小峽灣,湖岸曲折。南岸低平,多沙嘴和淺灘。有沃爾霍夫、斯維裏和武奧克薩等河注入。西南有涅瓦河流出,通波羅的海。湖中風浪大,不利於航運。南岸建有環湖的新拉多加運河,為溝通白海—波羅的海及伏爾加河—波羅的海的重要航道。魚類豐富,以鮭、鱸、鯿、白魚、鱘、狗魚和胡瓜魚類為主。

宜人的天氣

湖區屬溫寒氣候,結冰期較長,沿岸地區可達5—6個月,中部約3月。沿岸主要城市有普裏奧焦爾斯克、索爾塔瓦拉和彼得要塞等。拉多加湖是涅瓦河—波羅的海和波羅的海—白海水路運輸係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經此可以溝通俄羅斯到芬蘭和德國等的水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列寧格勒的聖彼得堡被圍期間,拉多加湖成為交通運輸的生命線,軍事補給品的供應、傷病員的撤離,都取道拉多加湖。沿湖有普裏濟奧爾斯克、利什斯謝爾堡及索爾塔瓦拉等城市。

湖區的氣溫較差或氣溫日較差很大。在氣溫的年變化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別出現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別在1月和7月)。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也快,一般春溫高於秋溫。在日變化中,最高溫度出現的時間較早,通常在13—14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拂曉前後。大陸性氣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節和地區分布不均勻。大陸性氣候影響下的地區,一般為幹旱和半幹旱地區,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冬寒夏暑,晝熱夜涼,降水少,空氣幹燥。一般離海遠,緯度高的地區最為明顯。如新疆地區在盛夏季節,清晨涼爽,中午炎熱,故有“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諺語。降水量少,且降水季節和地區分布不均勻。大陸性氣候影響下的地區,一般為幹旱和半幹旱地區,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

知識鏈接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德國陸軍元帥馮·李勃率領的集團軍直逼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城下。列寧格勒被圍,與外界的聯係幾乎全被切斷,陸上交通已經完全中斷,空中通道隻能起聯絡的作用,因為當時空中優勢並不在蘇聯方麵。唯一能與後方相連的就是拉多加湖,可是湖上的運輸船隻經常被德國飛機炸沉,城裏糧食的供應日見困難。幸好冬季到來後不久,拉多加湖沿岸開始結冰,冰層厚度很快超過了10厘米。蘇聯部隊死守拉多加爾湖南岸,保護著這道生命通道。一輛輛運送物資汽車終於馳上了這條冬季線路。

40.像海一樣變幻莫測——巴拉頓湖

巴拉頓小檔案

地理位置:匈牙利中部。

麵積:596平方千米。

水深:3.3米。

特點:像海水一樣變幻莫測。

形成原因:冰河時期開始的地殼運動開始的。

巴拉頓湖是中歐最大的湖泊,位於匈牙利中部。從西南到東北長80千米,麵積59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僅3.3米,最深處11米。

巴拉頓湖的形成

巴拉頓湖呈狹長條狀,其湖水不僅淺而且容積也小,它的主要湖水是靠佐洛河和北岸入湖河流補給和調節。在每年的4、5月期間水位最高,9、10月間由於氣溫偏高,蒸發量大,因此湖水水位最低。巴拉頓湖湖水沿東岸希歐渠流入多瑙河,北岸的蒂哈尼半島深深地伸入湖心,幾乎把湖麵分割成兩半。半島高出水麵約百米,島上景色幽靜秀麗,兩旁道路崎嶇、古木參天。

巴拉頓湖的湖床形成於100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這裏最早的時候,原本是有一串南北向的5個小湖,經過風、雨、冰的侵蝕作用,逐漸連成了一片。四周有一條狹窄的沉積岩;北岸是岩石丘陵;西北陶波茨拉灣地區多玄武岩山帽,是700萬年前火山噴發的遺跡;湖的南麵是沙土和黃土平地。這裏的氣候在5、10月天氣溫暖,陽光充足。夏天溫度24—28℃,冬天湖麵會結冰。

匈牙利的巴拉頓湖是歐洲中部最大的湖泊。它位於布達佩斯西南約90千米處,包科尼山東南側,是東北——西南走向斷層形成的湖泊。巴拉頓湖以其誘人的湖光山色,成為世界聞名的匈牙利遊覽勝地。匈牙利人自豪地把巴拉頓湖稱為“匈牙利海”。

巴拉頓湖呈狹長條狀,長為78千米,寬1.5至15千米,麵積達596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為4米,最深處有11米。巴拉頓湖湖水淺,容積小,湖水靠佐洛河和北岸入湖河流補給和調節。每年的4、5月間水位最高,9、10月間由於氣溫偏高,蒸發量大,湖水水位最低。巴拉頓湖湖水沿東岸希歐渠流入多瑙河。北岸的蒂哈尼半島深深地伸入湖心,幾乎把湖麵分割成兩半。半島高出水麵約百米,島上道路崎嶇,古木參天,景色幽靜秀麗。蒂哈尼半島是巴拉頓湖上景色最美的地方,從半島頂端可眺望湖區全貌。

巴拉頓湖北岸群山聳立,樹木蒼翠,猶如一道綠色屏障;湖南岸寬闊平坦,形成歐洲最長的水淺沙細的湖濱,是良好的天然浴場。夏天,成千上萬的旅遊者湧向這裏,享受大自然給予的陽光和空氣,巴拉頓湖水中含有大量礦鹽,對人體大有裨益,湖水浮力又大,特別適於遊泳。在景色秀麗的湖濱,建有許多飯店、療養院和別墅等服務設施。夜幕降臨時,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與湖水相映成趣,構成撲朔迷離的湖區夜景。

巴拉頓高地國家公園被稱為小巴拉頓,1993年,它被列入國際野生水域名錄。這裏有巨大的沼澤地,共棲息著230種鳥類。在這裏,遊客可以看到豐富多彩又充滿祥和氣氛的鳥類世界。巴拉頓的地貌特征是經過兩年的地殼運動形成的,可以追溯到冰河時代。無數次的地震使得沉積的地表變成了一個個盆地,盆地中不斷聚集的雨水逐漸形成了湖泊和沼澤。風、雨及冰雪不斷的侵襲將盆地分割開來,最終大約在5000至7000年前形成了巴拉頓湖。據考證,巴拉頓湖的北岸有14座火山,幾千年來正是不斷噴湧而出的火山岩堆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貌特征。時間在火山岩中凝固了,山邊被一股股凝固的火山岩漿裝飾成一個個巨大的“管風琴”。

小“匈牙利海”

巴拉頓湖雖然不具有大海那樣波濤洶湧的特點,但每當風和日麗的時候,碧波蕩漾、白帆點點、白鷗盤旋,好似一幅動人的海濱風景畫。湖上的氣候有時也像大海一樣變幻莫測。從大西洋來的西風氣流能夠越過山地直達湖麵,使氣溫下降,產生暴風雨。原本風平浪靜的巴拉頓湖頃刻間會風雲驟起,雷電交加。因而,巴拉頓湖被賦予“匈牙利海”的盛譽。在巴拉頓湖南岸的西奧福克是湖區最大的休養中心和遊覽區。它的湖岸線長1千米,有150多座療養院和旅館。這裏也是湖上交通中心,船舶來往如梭,直升飛機也在這裏起降。白天,人們可以在大型運動場上鍛煉身體;晚上,可以到露天劇場去觀賞文藝演出或看電影。

巴拉頓湖北岸的巴拉頓費爾德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療養地。如今,這裏已建成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在巴拉頓湖西岸不遠處,還有一個名叫赫維斯的溫泉湖,溫泉水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能。巴拉頓湖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還有許多著名的古建築。在湖岸南北,分布著古老的羅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築。其中最華美的巴洛克式建築是舒梅格教區教堂。現在,巴拉頓湖區已被辟為國家公園,也是舉行水上運動比賽的場所。

巴拉頓主湖的附近還有一個小巴拉頓湖與之相連。小巴拉頓湖湖水明澈,湖上經常有大批稀有的鳥類來安家,是鳥類的天堂。小巴拉頓湖附近的森林中還有個水質含硫的湖泊,它給某些疾病患者送去福音,是此類疾病患者的天然療養地。湖中水產豐富,盛產鯉魚。

知識鏈接

公元900年馬紮爾人就曾到過巴拉頓地區,但這還不是最早的曆史。事實上,早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就有人在此定居,當時的情形被記載於洛瓦斯和蘭多爾山洞穴的岩壁畫中。羅馬人於公元1世紀攻占了巴拉頓地區,正是他們把葡萄園種植及釀酒技術傳入這一地區。在奈邁什瓦莫什附近的巴拉茨布斯塔挖掘出的羅馬時期的一個保存完好的莊園是那個時期最壯觀的裏程碑。2至4世紀間羅馬時期的瓦勒庫母村就是今天的菲尼克布斯坦。

知識鏈接

巴拉頓湖風景優美,條件優越,蒂哈尼半島是巴拉頓湖上景色最美的地方,從半島頂端可眺望湖區全貌。巴拉頓湖是匈牙利最誘人的旅遊風光區和療養地。沿岸觀光遊覽城市有凱斯特海伊、希歐福克、巴拉頓菲賴德等。古老的蒂豪尼鎮以博物館和生物站吸引旅客。70年代以來,興建大批水上運動場所和新式旅館,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各國遊人和度假休養者。

41.終年刺骨的水——科莫湖

科莫湖小檔案

地理位置:意大利倫巴底區,米蘭之北40千米。

麵積:145平方千米。

水深:410米。

特點:以它的氣候和繁茂的植被資源聞名。

形成原因: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山區著名湖泊之一。

科莫湖在意大利倫巴底區,米蘭之北40千米。位於被石灰石和花崗岩山脈在北部甚至高達2400米的環繞低地中。

像人間天堂一樣的湖

科莫湖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的一個盆地中,距米蘭市東北50千米,被幾座山包圍並分割,總體呈Y字形,是一個狹長形湖泊。湖區以自然環境優美和湖畔雅致的別墅聞名。因此,科莫湖又被人們稱為世界著名風景休閑度假勝地。科莫湖以它的氣候和繁茂的植被資源聞名。湖岸的植物繁茂,有葡萄、無花果、石榴、橄欖、栗樹和夾竹桃等,水產有鮭、鰻、鯡等魚類。但由於汙染,湖魚大量減少。這裏的氣候溫暖、潮濕,正是這樣的氣候促使了植物的繁茂生長,各種各樣的地中海植物:絲柏、月桂樹,山茶花、杜鵑花,木蘭和仙人掌;南方的羊齒科植物、鬆柏類植物,如雪鬆和橙樹沿著湖岸茂盛地生長。並且,在受保護的其他的濕地生長著許多的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

國際上的一些著名的影片也多在此取景。湖邊的一些很有曆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的別墅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許多歐美社會的名流為擁有一棟科莫湖畔的別墅而感到驕傲。

令人驚奇的旅行

由於湖上的天氣多變,因此,在湖上起航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舉動,甚至可以認為是一次令人驚奇的旅行。當然,起航的時機掌握是非常的偶然的,突然之間大風可能把平靜的水麵吹得波浪起伏,甚至突降暴風雨;也可能當你借助一陣好風起航,而在航行到湖中時卻突然變得風平浪靜,甚至要在安靜的湖中停留幾個小時。因為它易變的風,科莫湖成為航行的一個極好的訓練場地。事實上,沿著湖岸有許多的航行學校和俱樂部;在適宜航行的季節裏,在此地有很多國際比賽進行,特別是在湖區的萊科(Lecco)地段,在湖麵進行帆船活動,這是一個讓科莫湖風的特性得到體現的最重要的項目。

知識鏈接

即使在初夏的陽光下,科莫湖水也是冰冷刺骨的,有人形容它是“像玻璃一樣透明和冰涼”,這大概因為它來自阿爾卑斯終年不化的積雪,又是歐洲最深的湖泊之一。

喬治·盧卡斯導演《星球大戰Ⅱ·克隆人進攻》的部分外景就是在寧靜如畫的科莫湖邊拍攝的。盧卡斯大概想不到,這個他自己度假偶爾發現的美麗所在,甚至完全就像是“天生屬於星球大戰電影一部分”的人間仙境,竟然被不少觀眾誤以為是電腦製作的場景。

42.時隱時現的湖——埃爾湖

埃爾湖小檔案

地理位置:澳大利亞的中部地區。

麵積:9500平方千米。

水深:1.5米(每3年)。

特點:麵積上是大洋洲最大的湖泊。

形成原因:地麵斷層下陷。

埃爾湖的最低點位於海平線以下的15米,是埃爾湖盆地的焦點。總麵積超過1萬千米2,分南北兩湖,北埃爾湖長144千米,65千米寬;南埃爾湖65千米長,約24千米寬,兩湖之間由狹窄的戈伊德水道通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