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燃起內心的光(1 / 1)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心態的不同必然導致人格和作為的不同,因而也會譜寫不同的人生,所以,“心明眼亮”就如同點燃了理想和希望。

在塵世喧囂的社會裏,隻要自己淡泊名利,常懷感恩之心,就會知足常樂,內心充滿陽光。心中有光,陰霾自散。

仁德禪師禪學功夫深厚,是名副其實的禪學大師。他推崇北方派的禪學,為此他經常到各大寺廟去講經說法。由於他不滿南方禪門教外別傳的說法,所以攜帶自己的“金剛經青龍疏鈔”千裏迢迢南來抗辯,不想剛到達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強烈奚落。礙於麵子,德仁禪師狂傲的心理略有些收斂。為了表示對老婆婆的敬重,德仁禪師就向她討問附近有什麼宗師可以前去參訪。老婆婆見他有所收斂,就告訴他在五裏之外,有一位龍潭禪師,此人非常了不得。

一聽到這個消息,仁德禪師喜出望外。他邁開大步,箭一般飛奔到了龍潭。一見龍潭禪師,他就迫不及待地問道:“請問禪師這是什麼地方?”

龍潭禪師略帶微笑地點頭答道:“龍潭!”

緊接著仁德禪師逼問道:“既名龍潭,我在此觀察了好久,既不見龍,也不見潭,這是什麼原因呢?”龍潭禪師隻是微笑而不語。

這天,龍潭禪師用盛宴招待了仁德禪師。到了夜裏,仁德禪師要向龍潭禪師請益。他站在龍潭禪師座前久久不願離去,龍潭禪師見狀,便說道:“夜已深,你回去睡覺吧。”

仁德禪師向龍潭禪師道過晚安,告辭轉身要走。他遲疑地走到門口,停住了腳步,又轉身走回來,說道:“師父,外麵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我初來乍到的,不知道往哪兒走。”

龍潭禪師從椅子上站起來,順手從旁邊的桌子上拿起一支蠟燭,點燃了,遞給仁德禪師。正當仁德禪師伸手來接時,龍潭禪師“噗”一聲就把蠟燭吹滅了。仁德禪師突覺醍醐灌頂,撲通一聲,雙腿跪下來,向龍潭禪師頂禮。龍潭禪師問道:“你見到了什麼?”

仁德禪師回答道:“從今以後,我對天下所有禪師的舌頭,都不會再有所懷疑了。”

仁德禪師隻注意外在的光,對自己內心的光卻視而不見,幸運的是他遇到了龍潭禪師,內心的光才燃起來,使他看清楚了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