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這個家,這還能叫家嗎?我知道這不怪你,但你不想改變這個家,就是你的責任。你讀了九年的書,九年啊,那都是你的老父親,從泥土裏,從洪水裏,給你掏來的吃喝。你就這樣來報答你父親的嗎?”
“孩子,這不怪方興,他一直很聽話,也很懂事,整個假期,就沒一天不下田幹活的。這都怪我。”
農村的老人,哪裏會想到,來家看望兒子的同學,會對自己的兒子,赤眉瞪眼的教訓。作為父親,趕緊來維護自己的孩子。
“大伯,您老就別護短了,天災人禍,不是誰的意願可以改變,但他自己的命運,不能就這樣隨便的丟棄。我是為他不值啊。”
肖堯說道這裏,把全班同學的捐款和飯票拿了出來。
“這是我們全班同學的心願。我們今天來,不是代表我們三個人,是受全班同學的委托來的。你就願意傷了我們全班同學集體的心?”
常方興顫抖著手,拿著肖堯遞過來的飯票和錢,淚水再度湧出。他咬牙摸了一把眼淚,將錢和飯票分開。把飯票遞還給肖堯:
“這錢我收下,家裏為母親辦喪事,借了好幾十的外債,這真是雪中送炭,我正等著急用,我也不矯情。這飯票我就用不著了,同學們的情意,我以後,會一一報答的。”
常方興的父親,拿著兒子遞過來的錢,老淚縱橫。他心疼啊,他為自己的無能而哭,為孩子的前程而哭,更為這幾十元錢所包含的情分,感動而哭。
“方興,你還是去吧,這些你都帶著,我就是討飯叫街,也把你剩下的一年供完。”
“爸,我不走,我走了,家裏怎麼辦?要債的,不會讓你安生的,我在家,他們還不敢胡來。”
“去吧,孩子,我這把老骨頭,他們還能把我剁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人家要不到錢,說幾句難聽話,也是常理。我會好好跟他們說,一定慢慢還清的。”
肖堯見此時,火候已經到了。他要把老伯這把火,燒的更旺一些。
“老伯,有什麼難處,你說出來,大家的力量,總比一個人強,我們今天來,就是要把你兒子帶到學校去上學,我在班長麵前,可是立下軍令狀的。”
“孩子,你們已經幫了大忙了,你們這些,足夠方興一個學期的開支了。這孩子倔,家裏為他到處去借學費,但沒人敢借給我們,他一氣之下,就說不要借了,自己不去讀書了,省得到處丟人顯眼。”
“老伯,我這裏也不多,這一百塊錢,你拿著先買點糧油、還還債,不夠我們大家再為您想辦法。您老在家有吃有喝,沒人逼債,常方興在學校,才能安心讀書不是。”
“這...這不行,哪能要你這麼多錢?我們家撐死也不過幾十元外債,我慢慢還就行了,你拿回去,這千萬使不得。”
這是常方興走來接過了一百元,數出一半,把另一半還給肖堯,肖堯不接。
“這是我捐的,你能讓同學們捐的款,都拿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