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日本大企業家小池
日本大企業家小池曾說過:做人做生意都一樣,第一要訣就是誠實。誠實就像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那麼樹木也就沒有生命了。
小池自身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
小池出身貧寒,20歲時在一家機器公司當推銷員。有一個時期,他推銷機器非常順利,半個月內就同33位顧客做成了生意。之後,他突然發現他現在所賣的這種機器比別家公司生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貴一些。他想:如果客戶知道了,一定以為我在欺騙他們,會對自己的信用產生懷疑。於是深感不安的小池立即帶著合約書和訂單,整整花了三天的時間,逐戶拜訪客戶,如實向客戶說明情況,並請客戶重新考慮選擇。
這種誠實的做法使每個客戶都很受感動。結果,33人中沒有一個解除合約,反而成了更加忠實的客戶。
[金錢物語]如果你在一件小事上騙了我,那麼我就會對你整個人產生不信任;如果你的一個產品有問題,那麼你的全部產品都會受到懷疑。
蘋果與惠普的巧合
車庫是用來做什麼的?用來停放車輛的,當然是這樣。但是,除此之外,它還有其他的用途。
先來看一看第一代蘋果個人電腦誕生的經過。那時,斯蒂文·喬布斯和斯蒂芬·沃茲尼亞克賣掉了一輛老掉牙的大眾牌汽車,得到了1500美元。這些錢能做什麼?可能剛好夠一次不太愉快的西部之旅。但是,對於斯蒂文·喬布斯和斯蒂芬·沃茲尼亞克這兩個正琢磨開一家公司的人來說,這點錢甚至無法支付辦公室的租金。兩個年輕人隻好在一個車庫裏安營紮寨。然而正是在車庫裏,蘋果電腦誕生了。一個電腦業的巨子邁出了第一步。
這絕對是一次冒險。因為,兩個毛頭小夥子所要麵對的競爭對手是國際商用計算機公司(IBM)——一個財大氣粗的巨無霸。1500美元,對IBM來說,還能叫做錢嗎?還有那個肮髒的車庫,它能被叫做廠房嗎?
但是,從車庫裏誕生的蘋果電腦,成功地從IBM手裏搶走了榮耀和財富。
斯蒂文·喬布斯和斯蒂芬·沃茲尼亞在車庫時的經曆,正是許多起步階段的年輕人的共同處境:有想法沒辦法。
當然,這種情況下,並不是無所作為。對於斯蒂文·喬布斯和斯蒂芬·沃茲尼亞克來說,車庫裏同樣可以產生奇跡。
無獨有偶,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美國,也在車庫裏。
1938年的時候,兩位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惠爾特和普克德,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嚐盡了求助他人謀生的艱辛,同時,他們還看到了許多人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的慘狀,忽然領悟到一個人生的哲理:與其處處求人找工作,不如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為別人創造工作的機會!
於是,他們擺脫了受雇於人的想法,決定合夥開創自己的事業。兩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總共才湊了538美元,這點錢當然不能有像樣的工作環境。於是,他們和蘋果公司的那兩位一樣,在加州的一間車庫裏,辦起了一家公司。
這家公司以兩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來命名,這就是惠普公司。
以後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經過艱苦創業,惠普公司現在已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子元器件、配套設備供應商之一,總資產達300多億美元。
蘋果和惠普,這兩家大名鼎鼎的公司,都有過在車庫的經曆,車庫就是它們的起點。對他們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追求工作環境,或者是坐等從天而降的“風險投資”,還會有今天的蘋果和惠普嗎?很難說啊。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還是人的因素,環境、經濟狀況都是次要的。對於公司來說,最初的狀況並不是最重要的,沒有人敢輕視車庫裏的公司;對於個人來說,最初的狀況也並不重要,沒有人能嘲笑學步的嬰兒。
[金錢物語]在車庫發跡,可說是一個巧合的偶然。但必然的規律是:任何“巨人”都不是天生的,在車庫也好,簡陋辦公室也好,都是艱苦奮鬥,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隻要有目標、有行動、有毅力,不管初始條件多麼簡陋,我們都可以把自己鍛造成為“巨人”。
蓋蒂的香煙
美國石油大亨保羅·蓋蒂曾經是個大煙鬼,煙抽得很凶。
有一次,他度假開車經過法國,天降大雨,開了幾小時車後,他在一個小城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疲憊的他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清晨兩點鍾,蓋蒂醒來。他想抽一根煙。打開燈,他自然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煙盒,不料裏頭卻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尋衣服口袋,毫無所獲,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發現他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又失望了。這時候,旅館的餐廳、酒吧早關門了,他惟一希望得到香煙的辦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幾條街外的火車站去買,因為他的汽車停在距旅館有一段距離的車房裏。
越是沒有煙,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煙癮的人大概都有這種體驗。蓋蒂脫下睡衣,穿好了出門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問自己:我這是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