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條件下的甘肅省對外貿易環境分析
地方經濟
作者:黃煒
摘要: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提出,處於經濟爬坡期的甘肅省將進一步納入國際經濟運行的體係。本文從甘肅對外貿易的現狀出發,並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分析甘肅省國際貿易發展情況,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省;對外貿易;環境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7-000-01
為了應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國內經濟建設增速放緩的情況,2013年9月,習總書記在訪問中亞四國時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形成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合作不斷加深、全麵開放的新格局。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給位於這條經濟長廊咽喉要道的甘肅省帶來了新的發展環境。
一、甘肅省對外貿易現狀
近年來,甘肅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量增長迅速,從絕對量上看,進出口數額連年攀升,外貿規模連年擴大。2010年進出口總額僅為73.24億美元,2013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02.8億美元,增長速度明顯超過GDP的增速。2014年出口額首次超過進口額,轉變了以往的逆差態勢。
甘肅省2010—2014年,外貿依存度維持在10%左右,在西北地區位於第二,但遠低於沿海地區水平。從外貿結構上來看,較為合理的貿易結構應該是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大體相當略有結餘,但在2013年以前,甘肅省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狀態,這就需要把握發展機遇,努力縮小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條件下的環境影響分析
1.甘肅省地理環境分析
現代絲綢之路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位於祖國地理中心,是西部地區唯一具有承東啟西區位優勢的省份,也是我國西北腹地通往中亞、歐洲的天然走廊和必經通道,甘肅有條件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鑽石節點”。
2.甘肅省產業結構分析
甘肅省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在鋼鐵、有色金屬、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食品加工等方麵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和發展潛力,擁有一批重點企業,已形成了多個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合理,具備了很好的起步騰飛的條件,完全可以按照“基地”、“平台”、“黃金段”來進行策劃和設計。
3.甘肅省交通環境分析
甘肅省作為我國西北腹地通往中亞、歐洲的天然走廊和必經通道。省會蘭州處於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幾何中心,4大鐵路幹線、7條國道、4條省道、5條高速及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是西部與中部的交通樞紐,輻射新疆、青海、西藏、寧夏等地。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目前為西北地區主幹機場之一,位於蘭州都市1小時經濟圈內,地處蘭州、白銀、西寧區域經濟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
4.甘肅省人文環境分析
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目前,甘肅全省信奉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撒拉、保安、東鄉和哈薩克等6個民族,共180餘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6%,主要集中在蘭州市、天水市、平涼市和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作為主要的穆斯林聚居地區,在宗教、語言等方麵具有較強的人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