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提到愛迪生,提到他在為人類尋找光明的時候,曾經有一千多次的失敗,這其實都是引用這個事例的人們自己的認為。愛迪生自己並不這樣看。有記者曾經就他發明電燈泡一例,借常人的看法提問他。愛迪生回答說:“我哪裏是失敗了一千多次?其實我是成功地找到了一千多種不適用做燈泡的材料。”由此我們不難判斷,愛迪生在他的發明生涯中,是探索的樂趣,是挑戰的樂趣,是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因而他的工作是在一種投入與專注之中的,他在他的發明世界裏享受的快樂,是一般的人不曾感覺和享受的。
我們知道,鮮花和掌聲營造的隻是一種氛圍;而幸福和快樂隻是一種感覺,世界上的許多的事情都與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以及心境有關,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感到有意思,有的人感到沒意思;有人感到很快樂,有人感到很痛苦。其實,你隻要永遠保持一種快樂態度和心境,你就會處於快樂之中。因為我們每天都處在一個有陽光,有風景,有歌聲,有歡呼,有掌聲,有鮮花,有美酒的天地之間!
你能說當一個人很平常地走過了他的人生旅程不是一種成功嗎?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有三個孩子。由於多種原因,她本人沒有讀多少書,當然就談不上文化水平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以孩子們為中心,照顧他們吃喝,服伺他們穿戴,接送他們上學。就這樣日複一日、月複一月、年複一年,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而她自己一天天衰老了,然而她的心裏比誰都高興、甜蜜和驕傲,因為她的三個孩子都學有所成,一個獲得了博士,一個獲得了碩士,還有一個正在讀大學。她說,她高興的是,平日的點滴付出,圓了她自己的夢想,她就是希望她的子女們都能成為一代有文化的人;她甜蜜的是,三個子女都很理解她的心事;她驕傲的是,在她的愛心、孩子們的決心和師長的關心下,三個孩子正在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
有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在公眾麵前談他的成功經驗時說:“我其實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到今天為止,四十多年來,我每天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每天我都按計劃做我每天的事情,一個事情做完了,接著再做下一個事情。走到今天,應該說我對自己還是滿意的。因為,我的計劃中的目標都實現了。我有我自己的房子、車子、公司,最近又將父母接到了身邊,我感到生活讓我平實地走了過來,我對生活也充滿著摯愛,我在生活中學會了平常的付出,而生活卻給了我超常的回報。”
常言說得好:天下無大事!因為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構成的。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比如居裏夫人,她的偉大發明,難道與她每天洗瀝青渣、做實驗、記數據毫無關係嗎?
聰明的人懂得用鮮花鋪滿自己心靈的春天,用快樂填充自己的平常的生活,一個腳印接著一個腳印地走。在他們的眼中,平凡的生活就是一種幸福;每一個腳印都是一個快樂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