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0章(1 / 2)

趙戈的愛人是軍總的醫生,身材高挑,一身軍裝傳出了時裝範,到家之後脫掉軍裝外套,裏麵是一件淺藍色的套頭的高領毛衣,據說趙戈的孩子已經三歲了,原來的時候跟著夫妻倆在東北軍區,年前兩口子調到京城來,孩子還沒有跟著一起,現在跟著姥姥姥爺在東北那邊。

趙戈的愛人叫薑娟,孩子是個男孩,聽大姑說叫元元,大姑介紹薑娟跟培茵認識之後,薑娟就坐在沙發上陪著大姑一起跟培茵說話,直到廚房裏照顧生活的阿姨過來說飯好了,大姑這才帶著培茵還有趙戈夫妻倆去廚房端飯菜吃飯。

培茵發現趙戈對薑娟非常好,吃飯的時候不經意的會把一些離薑娟遠的菜夾到薑娟麵前的盤子裏,這個時候薑娟就會抬起頭來,朝著趙戈甜蜜的笑笑,大姑在一邊看了,也跟著會心一笑,看樣子,表哥趙戈跟表嫂薑娟的關係非常的好啊。

大姑現在的工作已經沒有前兩年那麼繁忙,吃過飯就跟培茵一起去不遠的培田買的房子裏,培茵覺得既然奶奶他們要來住一段時間,就應該再添置一些東西,想著趁著他們還沒有來,趕緊的去看看,需要什麼記好了趕緊去買回來。

姑侄倆走著去的,一路上大姑就給培茵介紹著大表哥趙戈的事情,當年大表哥去東北那邊當兵,就是奔著薑娟的父母去的,運動期間不是沒有人去找趙戈,不過那個時候有薑娟的父母在,趙戈倒是沒有受什麼罪,後來,倆人就結了婚,結婚之後好幾年才有了孩子,那個時候,自家朝不保夕的,薑娟能頂著壓力嫁給趙戈,而且對趙戈的感情非常深,趙戈一直很感激她,而薑娟呢,是個很善良的人,絲毫沒有因為當年對趙戈的恩情而慢待了自己的丈夫,夫妻倆夫唱婦隨的,雖然看著倆人相互之間話不多,沒什麼交流,其實倆人的交流都可在了骨子裏,他們之間流淌的那種脈脈的溫情,淡淡的關愛,是那些似火的激動所不能比擬的。

看著這個雖然不是很恢宏,但是建造的也算是很堂皇的院落,大姑又想起年前培田給自己打來的電話,他說他已經見過他的大爺沈省修了,培田說省修大爺現在是那邊的一個企業家,已經加入了那邊的國籍,跟當年的部隊已經脫離了關係,在當地的影響力不小,培田還說,省修大爺現在盼著能回來一趟,他帶出去的那張全家福,省修大爺從那上麵看到三奶奶的時候,嚎啕大哭,哭的很可憐,省修大爺還說了,讓他幫著問問,什麼時候能回來看一看,看看自己的親娘,看看自己的親人,也看看離開依舊的祖國。

說實在的,自從改革開放的政策出來,雖然觀望的人很多,但是已經有很多愛國華僑回來了,他們是來考察的,下一步會有很多人回到自己的祖國,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建設祖國,沈省修呢,因為當初的時候他是那邊管情報的人員,雖然抗戰時期跟這邊有過合作,但是後來內戰的時候也沒少參與,他的問題有關部門說還要繼續核實,事實清楚之後才能決定他是不是能夠回來,現在,隻能是焦急的等待了。

大姑沒有跟培茵說這些,有些事情,不是她想說就能說的,看到培茵興致勃勃的跟她說這邊要添個什麼那邊要添個什麼,大姑也放下心裏的這些愁事,跟著培茵一起暢想著再過幾個月,自己的爹娘他們來了,自己就能享受久違的作為子女的幸福了。

開學之後,培茵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同學們的著裝看著都時髦了很多,不再是去年剛入學的時候那種土氣了,特別是馬曉蔚,跟去年比起來,那可真正的是天壤之別了,不光是衣服時髦了,就連發型也很時髦,半長的頭發簡單的修了修,在腦後紮了一個馬尾,走起來晃動間帶著逼人的青春的氣息,馬曉蔚現在不光是自己班裏的團支書,剛過了年就加入了係學生會,是係學生會紀律部的副部長,走到哪裏,認識的人都會喊一聲“馬部長”,更是讓馬曉蔚的神采更加的飛揚。

培茵還是繼續自己的低調的生活,因為培田不在,又因為周藏跟杜明雋還在基層的部隊參加集訓,現在整天就是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四點一線,除了看書就是學習,整個人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就連馬曉蔚都說,“培茵啊,你才十幾歲啊,怎麼就跟個老學究似的,你得多走出去,多參加一些活動,我們正是青春正好的時候,等到你過了這個階段,想著要享受青春都沒地兒了。”

培茵聽了馬曉蔚的話,笑笑沒說什麼,但是心裏卻說,同學,我已經享受了一次青春激昂的時光了,這次我就是要好好的享受學習的樂趣,那些正好的時光就由你們來享受了

培茵已經打算好了,本科畢業能留校讀研最好,反正本科畢業自己年紀也不大,再讀三年的研究生畢業找工作正好,現在不好好的學習,到時候怎麼去保研,怎麼去考研?勝利可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來享受的。

培茵坐在圖書館,看書看累了就扭頭看著旁邊窗戶外邊的精致,這個位置在圖書館二樓的自習室,非常的安靜,很適合學習,已經進入農曆的二月了,到了“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時節,過不了多久,家裏屋簷下的燕子門就要回來了,再待一些時候,爺爺奶奶他們就要來了,到那個時候,自己這種孤獨感大概就沒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