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1 / 2)

沈錦華說:“有這事,我們都說看人家田愛文多牛的人啊,名字都沒改成,就他那樣的估計夠嗆呢,田愛霞說洪根大叔說了,姓田的誰想改名字先來跟我田洪根說一說,我同意了再改,別拿破壞革命來說事,我田洪根鬧革命的時候你們這幫兔崽子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呢。”

培軍說:“我說田愛文這幾天都跟著老老實實的去上工呢,原來洪根爺爺重振雄風了呀,當年洪根爺爺那可是傳奇人物,咱們西平縣誰不知道呀。”

沈錦華說:“洪根爺爺很有名嗎?我怎麼不知道?”

培軍說:“洪根爺爺當年帶著幾個村的人練武跟還鄉團鬥,那可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就是解放之後洪根爺爺自己隱退了這才知道的越來越少了。”

沈錦華說:“那你怎麼知道?”

培華說:“我去果園幫著雲根爺爺拔草的時候雲根爺爺跟我說的,咱們村裏過去的很多人很多事雲根爺爺都知道,我們問什麼雲根爺爺就跟我們說什麼。”

沈母有些憐愛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培軍這個年紀應該是去讀書,可是因為成分的問題不能去學校,原想著怎麼幫兒子疏導疏導,別心裏別扭,可是培軍竟然說那些東西自己都學過了,現在自己正跟大哥培華一起看高中的書,去生產隊幹活挺好的,活不是很重,還有公分拿,等到年底算工分的時候自己要用公分掙得錢給爺爺奶奶爹娘還有弟弟妹妹買新年禮物。

沈父沈母心裏很是酸楚,因為自己的帶累,這麼小的孩子就能這麼懂事,在家幫著照顧弟弟妹妹,出工掙公分村裏人都說這孩子幹活實誠,一點都不脫奸撒滑,回到家沈父沈母看著孩子肩膀上挑扁擔留下的紅紅的印子心裏疼的不行,隻有付出了才能得到別人的好評。

省全大娘進了東廂房,看幾個孩子都窩在這裏,笑著說:“錦華帶著大家都去咱家,剛才你姥爺讓人給捎了些點心來,你帶著大家夥都去嚐嚐去,別都在這裏吵著你嬸子休息。”

聽說有好吃的,幾個孩子歡呼一聲就往外跑。

省全大娘看幾個孩子,笑著說:“一幫小饞貓。”

看炕上培茵眼巴巴的瞅著門口,笑著抱起來,從口袋拿出兩塊花花綠綠的糖紙包裝的奶糖,笑著說:“這個是給培茵的,拿著吃去吧,等你長大了就能跟著這一幫子去了。”

沈母說:“孩子們又得去吃你們家的東西。”

省全大娘說:“別外道了,我呀就喜歡看孩子們一起呼呼隆隆的在我們家搶著吃東西。”

看看沈母額頭上包紮的那一圈紗布,說:“試著好點沒有?”

沈母說:“好多了。”

省全大娘說:“磕破頭可不是小事,天也有些冷了,王大夫給打破傷風沒有?”

沈母說:“打了,說是從教室去宿舍有些遠,打個破傷風保險。”

省全大娘說:“那就好,田生根家的這下在村裏可出名了,田生根那老婆偏愛自己的小兒子,大兒子大兒媳對他本來意見就很大,這次因為她挑唆的自己孫子把老師打了,聽說田生根回家沒少修理她。”

沈母說:“都是意外,田學義也沒想把我推倒在地的。”

省全大娘說:“意外不意外的咱就別說了,我呀先跟你說說這田生根家的倆兒子,大兒子十好幾了田生根家的老蚌生珠又生了個小的,從小那是比人家的閨女養活的還精細,到了上學的年齡怕被人欺負硬生生的晚上了兩年,在學校裏吧被老師說了幾句就回家跟自己娘哭天抹淚的,田生根家的為了這個還去學校找了幾次,把老師好一通的罵喲,村裏人誰家不說他們家跟別人家不一樣呀,你看看他們家那小兒子,都十八歲了下地幹活我看還不如你們家培軍呢。”

沈母說:“你說生根大叔家的小兒子我也知道,長得白白淨淨的,看著挺斯文的。”

省全大娘說:“那白淨還不都是在家裏捂得嗎,田生根家的整天說自己的小兒子是個幹大事的料,估計是想著去學校當民辦老師的,也不想想他們家的那孩子是不是那塊料,讓他去當老師不是誤人子弟嗎?別說田支書他們大隊部的幹部們不願意,就是願意村裏人也沒有願意自家孩子跟著他去上學的。”

晚上睡覺到時候爹娘又說起這件事情,沈父說:“生根大叔家的小兒子性子比較靦腆,估計是生根嬸子從小養的太精細的原因了,你呀別想一些,在家好好的休養休養,等好了就去學校繼續教書育人。”

沈母養傷的這幾天,村裏很多人來看望,有關係好的,也有一些學生的家長,學生回家跟自己家裏人反應代課的老師講的不如馬老師講得好,家長們著急呀,初中就兩年功夫,這一眨眼就過去了,沈家村的孩子從初中就有幾個公分,要是考上了高中不光是能拿公分,村裏每個月還有糧食補貼,又因為沈家村的糧食收成一直很好,補貼的糧食數量還很多,誰家都盼著自家的孩子能出息了,考到縣裏的高中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