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這一天,村裏很多人去走娘家,再不給大家放假,一年到頭的有沒有幾天能歇著,趁著正月裏地裏活少,大家都去走親戚,村裏的領導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太陽一竿子高了,培茵躺在炕上,聽見院子裏一陣說笑聲,培田跟培芝說:“新年好,祝姑姑今年見到毛主席!”
一個爽利的女生笑著說:“你們也新年好,也祝你們今年見到毛主席。”
奶奶說:“璿妮來了,快進屋。”
應該是自家的小姑姑姑姑來了,大姑姑在京城,二姑姑在南方農村下放,二奶奶家的兩個姑姑離得有些遠,這個點還來不了,應該就是嫁到附近村裏的小姑姑。
門簾子一會就被掀開了,沈母帶著一個跟她身量差不多的二十五六歲的女的來到炕前。
來人就是自己的小姑,聽哥哥姐姐們說要喊璿姑姑。
璿姑姑搓了搓自己的手,抱起抱著培茵的小包被,說:“哎喲喲,這就是我們家的小培茵啊,長得真俊。”
璿姑姑轉頭跟沈母說:“大嫂,培茵長得跟我大哥很像呢,不過人家都說小孩子會變的,小時候長得像爹,慢慢的長著長著就像娘了。”
沈母說:“還這麼小,看不出來吧,對了,省璿,他姑父怎麼沒有一起回來啊?”
璿姑姑沒有回話,輕輕的放下培茵,坐在炕沿上,低著頭,沈母看璿姑姑神色不好看,坐在
璿姑姑身邊低聲問:“怎麼了?”
璿姑姑低聲說:“還不是那些事,我呀沒福氣,攤上一個多事的婆婆了,家裏什麼事都要管,過年前就吆喝著過了年不能來走娘家,說是破四舊立四新了,過年走親戚就是舊風俗,我沒希搭理她,她不就是看你跟我大哥被送回來勞動覺得丟了她無產階級的臉麵嗎,整天什麼活都不幹,淨跟著一幫子人唱革命歌曲跳革命舞蹈,大嫂啊,你說說十裏八鄉的有她這樣的婆婆嗎,我都覺得丟人啊。”
沈母說:“這要求進步也是好事啊。”
璿姑姑說:“家裏的活不幹,說是身體不好,那就幫我們帶孩子吧,她倒好,把孩子往我老婆婆那一放就跟著走村串戶的表演節目,都是五十來歲的人了,整天這麼又蹦又跳的真讓人受不了啊。”
沈母說:“不管怎麼說都是你的長輩,你得多擔待著,你還要過日子呢。”
璿姑姑說:“跟我說不讓我走娘家,我也沒搭理她,看她去文宣隊排演節目我就帶著倆孩子來了。”
培茵聽得有些無語,這洗腦洗的真是好啊,五十多的農村老太太堅決擁護中央的決定,過年不讓兒媳婦走娘家,多麼的積極進步啊。
姑嫂兩個又說了一會家裏的幾個孩子,沈母就帶著璿姑姑去幫著準備中午的飯。
躺在炕上的培茵百無聊賴,東瞅瞅西望望,聽見幾串淩亂的腳步聲。
一會,幾個腦袋趴在培茵的頭上。
自己的三哥,姐姐,還有一個紮著羊角辮穿著花棉襖的五六歲的小姑娘,一個帶著棉帽子,兩個腮蛋子凍的紅紅的三歲左右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