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禮尚往來中的“禮”
如果送禮的人不是出於真心,再貴重的禮物也會失去它的價值。
俄羅斯總統普京可以說是“國禮”外交的一代宗師,2003年普京送給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一份精致昂貴的禮物:美國曆屆總統的水彩肖像集。禮盒的正麵為紅色的天鵝絨,四周鑲嵌著精美的寶石;盒蓋上是一幅美國地圖,用琥珀鑲嵌而成。據說這件禮物造價高達15萬美元,由專業人士耗時兩個月製作而成。
不同的禮物有著不同的意義,且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特性。紳士的英國人就將美觀的德貝瓷作為“國禮”,德貝瓷是一種骨瓷,是世界頂級的瓷種。2003年,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夫人就送給來訪的美國第一夫人一個“英國皇冠德貝瓷”。
贈送厚禮既能表達自己真摯強烈的情感,又能給收禮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許多場合,人們往往會選擇那些價格不菲的物品作為禮物,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特別是當我們有事情求助於他人時,厚禮更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因此,很多人在挑選禮品時非常用心,挑之又挑,揀之又揀,總覺得禮物不夠貴重,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個吝嗇的人。但是選擇禮品時,價格不是唯一要考慮的因素,有些商品雖然價格不高,但是在相宜的場合與時間送出,並在其中賦予自己真摯的情感,那麼這份“輕禮”也能博得收禮者的好感。
要想在送禮的時候“以巧撥千斤”,使對方滿意,就要掌握一些送禮的技巧,從而讓自己的禮物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1.送禮要留名
除了親朋之間送禮,其他人都要在禮物上書寫贈送人的姓名或附上便條、名片,暗示禮物是你送的,否則對方會感到禮物收得莫名其妙,這樣你的禮物就白送了。
2.不要帶價簽
不管你的禮物是普通還是貴重,價簽一定要撕掉。一般認為禮物上貼著價簽,是不禮貌的做法。送一份明碼標價的禮物,好像是在提醒對方:我買這個東西可花了很多錢。對接受禮物的人來說,會感到自己欠了一份人情。
3.要投其所好
贈送的禮物要符合實際,例如給不抽煙的人送煙是不合適的。所以,送禮之前要了解收禮的對象,不能憑自己的意願送禮。還有,任何試探別人口味的物品都不適宜作為禮物。
4.送合適的禮物
送朋友送物時,需要特別注意,例如不宜送男性領帶和腰帶,不宜送女性項鏈和戒指,因為這些東西都有把對方控製住的意思。另外,送女性服裝也不是明智之舉,因為個人愛好不同,難以準確揣摩對方的愛好。
5.精心挑選包裝
禮品不是自己用的物品,包裝精致才能顯示出送禮者的用心。
6.避免送鮮貨
即使是給熱愛烹調的主婦送禮,也不要送鮮貨。一是鮮貨在保鮮上比較困難,二是拿來就做,進口就吃,讓禮物存在的意義大大減弱。
禮物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改善一個人的形象。一個成功的禮物能夠讓對方刮目相看,比如一幅名人字畫、一個具有收藏價值的紀念章,哪怕是兩張高雅音樂會的門票,都能夠讓對方在心裏產生這樣的印象:這是一個富有修養和品位的人,值得我繼續交往。
所以,送禮往往成為與陌生人交往的突破口和人際關係發展的助推器,而人與人之間就是在“禮尚往來”中使關係遞進,從禮儀之交發展為工作事業上的合作。
【總統修型課】如何給國際友人送禮
給美國人送禮:美國人獵奇心理比較濃厚,可以送一些精巧的、帶有地域特色的工藝品。當然,葡萄酒或烈性酒以及名牌禮物他們也會非常喜歡。
給德國人送禮:德國人給人古板的感覺,所以送禮也要中規中矩,價格適中,但是包裝一定要精美。
給英國人送禮:英國人很紳士,所以不要送太貴重的禮物,一件小的工藝品、鮮花、巧克力都可以作為禮物。
給法國人送禮:法國人對禮物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喜好,但是要切記一點,就是不要第一次見麵就送禮物,一般在第二次見麵的時候再送。
給日本人送禮:日本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所以禮物可以是字畫、刻章等傳統禮物。